上个世纪,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毛主席引领大伙儿,经过长时间的不停奋斗,先是跟日本人拼死抗争,后来又跟国民党的反动力量较劲。大家费了好大劲,流了好多血汗,最终把他们给打败了,这才有了咱们的新中国。
在那些不容易的日子里,出现了好多英勇的革命前辈,他们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书写了革命者的辉煌篇章。
1949年有那么一天,一位头发花白、穿着军绿色外套的老者,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朝着前面的香山进发。那里,正是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日常工作的场所。
当老人快要走到哨兵跟前时,站在香山双清别墅门口的哨兵给他敬了个礼,然后告诉他:“大爷,这儿不是让人参观的地方,不接待游客。”
老人咧着嘴乐呵呵地说:“我心里清楚着呢,我是专程来看毛主席的。你给里面说一声,就说他的‘老炊事员’到访了。”警卫员赶紧进去通报,不一会儿,毛主席满脸惊喜地说:“哎呀,没想到我的老班长亲自来了。”说完,他立马起身出门迎接。
这位头发花白、仪表堂堂的老者究竟是谁,为何会让毛主席如此高兴呢?
【改变初衷】
李开文,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呱呱坠地。家里头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全家人都得精打细算地过着。打小起,他就亲眼目睹了那时候旧军阀打来打去,给老百姓带来了多少遭罪的事儿。
那时候的他,一个字都不识,也没啥大梦想或追求,就盼着在这乱世里头平平淡淡地过好自个儿的小日子。可世事难料啊,后来出了一档子事儿,硬是把他的生活轨迹给整个儿颠覆了。
那时候的老百姓,几乎都被老军阀打仗给吓破了胆,一瞅见拿枪的就赶紧躲得远远的,生怕碰上。要是瞅见穿军装的,心里头就嘀咕,以为是来抢东西的。
这天,李开文正忙活着呢,突然听到村子外面乱哄哄的,具体说啥他也没听明白。他放下手里的活,出门一看,邻居李大叔正火急火燎地往这边赶。一看到李开文,李大叔就喊:“赶紧的,把东西收拾收拾,当兵的来了,咱得赶紧走!”
没多久,村里的人都匆匆躲进了山洞里。这时,有个村民开口了:“老李啊,这次多亏你提前告诉我们,不然的话,咱们肯定被那群士兵给抢光了。”
李大爷讲起他的经历:“那天在半山腰打猎,远远瞧见一长串人影,每个人肩上都扛着枪,真是吓人得很。”
到了晚上时分,李开文琢磨着:“这会村里头估计空无一人,那些当兵的总不至于还能抓到谁吧。”他便跟大伙儿简单说了几句,随后就离了山洞。
他借着夜的黑,沿着小路悠悠地向村里挪步,心里头因为怕被瞅见,脚步放得特别轻,再加上知道对方手里有枪,这让他心里头不由得有点发怵。
离村子大概还有百来米远,他愣住了,眼前这一幕让他大吃一惊。这帮人竟然直接在村里的路上架锅做饭,还搭起了简易的篷子。
这到底啥情况,以前那些当兵的不都是直接冲进老百姓家里,抢东西吗,怎么这一波人却待在这儿。我还在那儿纳闷呢,突然听到一声大喝:“别动,给我站起来!”
这一下把李开文吓得魂飞魄散,他连忙转过头,只见两名战士端着枪,枪口正对着他呢。李开文连忙摆手喊道:“别误会,别开枪,我就是这村里的人。”
战士们彼此对视了一下,瞅瞅李开文那身行头和气质,一眼就瞧出他是地道的村里人。这么一来,他们就把他领到了红军连长的跟前。
李开文心里七上八下的,想着这下可完蛋了,万一被抓到可咋办。连长这时瞧出了他的慌张,就走过来,拉着他的手,挺和气地说:“兄弟,我们是红军,打这路过,一看这儿没人,还以为你们都让敌人给抓走了呢。”
李开文听到这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他连忙回应:“以前啊,也有那么一伙当兵的来过,扛着枪,啥话都不啰嗦,直接动手抢,村里的粮食、养的鸡鸭啥的,全给卷走了。现在看到你们也是扛着枪,我们哪儿还敢继续待在那儿啊。”
连长紧绷着脸,狠狠地说:“那国民党反动派真是坏透了,尽干些搜刮老百姓钱财的勾当。乡亲们,你们尽管放心,红军跟他们是两码事,我们可是站在老百姓这边的,绝不会动你们一针一线。”
后来,李开文瞧见那些红军战士吃得实在太简陋了,心里过意不去,就把大伙儿领回了自己屋里。他还翻出自家的米粮,动手给大家张罗了一顿像样的饭菜。
连长没接受李开文的帮忙,可他非常坚持,为了表达谢意,红军当场就动手帮起了李开文,干些劈柴、修缮房屋、打水的活儿。
李开文被这一切深深打动。后来,连长跟他说,红军是为了解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才跟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成立新中国,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连长那番话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李开文心中的爱国情怀。想着国家,也念着让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他下定了决心,要加入红军队伍,尽自己的一份力。
【革命道路】
1932年那会儿,咱们红军收到了上级的指示,决定在战斗策略上做个大调整,说白了就是得暂时退让一下。李开文他们连队也跟着一起行动。
这天,连长把李开文拉到身边,对他说:“李开文啊,现在卫生队人手短缺,上头让我们去帮忙后勤。你去告诉还在站岗的兄弟,我得带着其他人立马过去支援。”
李开文一接到连长的命令,就立刻火急火燎地把消息传了下去。接着,他一头扎进了后勤部队的工作里。在那些日子里,他耳边老是响着枪声,只要一听到有战友受伤,他会二话不说,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去把伤员抬回来。
这天,队伍晚饭迟迟没来,大家心里都挺纳闷。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因为前线情况紧急,炊事班里的大部分人都主动要求上前线帮忙。可不幸的是,他们在路上遭遇了敌人的攻击,结果大部分人都英勇牺牲了。
他走到领导跟前,开口说:“头儿,我老家在农村,打小就会做饭。我跟您申请一下,能不能让我调到炊事班去?我宁愿自己不吃,也得保证战友们有饭吃。”
李开文的诚实守信让领导深受触动,所以领导不光表扬了他,还赶紧从别的地方叫了几个人来,帮着他一起在炊事班忙活起来。
博古和李德他们指挥失误,加上对中国实际情况摸不清,结果我军在后来的反围剿战斗中吃了败仗,没办法,只能开始长征。
由于走得急,加上长征路上食物稀缺,李开文费尽心思,使出了浑身解数,就为了让咱们的战士们能填饱肚子。
长征初期还算顺利,但没过多久,战士们就察觉到了李开文有点“不对劲”。行军时,他看起来圆滚滚的,像是肿了一圈,可一到休息的时候,他又恢复了原样。
有些士兵在背后嘀咕:“你有没有觉得,炊事班那李开文行为有点古怪。”边上的士兵接话道:“对啊,走起路来慢悠悠的,看着沉甸甸的,可一停下又感觉啥也没带。”
那个士兵开口了:“他不会偷偷在衣服里藏了什么好吃的,想自个儿独享吧?”其他士兵一听这话,心里也开始嘀咕,难道还真有这么回事?
这事儿没多久就传到了上头,领导专门找这些人私下聊了聊,直截了当地说:“你们别瞎琢磨,李开文那是提前给你们备好的干草。你们也知道,雪地里的草都是湿的,他为了让你们能用上干的,愣是用自己体温给烘干了。”
连长实在忍不住了,开口说道:“你们每次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知道为啥吗?全都是因为李开文他们炊事班的辛苦付出。人家一路上用自己的体温给那些湿草烘干,好生火做饭,你们倒好,还怀疑人家。”
战士们听到后,一个个都默默垂下了头。
【担任御厨】
长征结束后,咱们队伍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熬过来了。那时候,多亏了李开文他们一帮人的辛苦付出,让大家伙儿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这才有了力气和精神,一步步走到了最后。
在长征的路上发生的那事后,上头很快就知道了。没多久,李开文就收到了上面的指令,让他去中央的炊事班报到。
在部队炊事班的日子里,李开文原本就不错的厨艺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他做饭的手艺进步神速,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天,毛主席的助手走到李开文跟前,跟他说:“李大哥,主席今晚太忙了,还没顾上吃饭呢。麻烦您给主席准备点吃的,辛苦您了。”
想到毛主席这些日子一直忙得不可开交,心里真为他为国为民的辛苦感到难过。他琢磨着,白天连队不是送来了几斤猪肉嘛,于是打算给主席做顿美味佳肴。
李开文在厨房里捣鼓了好一阵子,靠着自己的厨艺整出了一碗红烧肉,厨房里立马飘满了诱人的香味。他赶紧把肉装到碗里,给主席送了过去。
听到有人敲门,毛主席搁下笔,起身把门打开。李开文站在门口说:“主席,您看这天都黑了,您晚饭还没动一口呢,我给您简单弄了点吃的,饿着肚子可不行啊。”
毛主席忙了一整天,肚子开始咕咕叫了,于是便动筷子吃起来,边吃边说:“李师傅,你的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恩来和朱老总今天吃饭时,也都一个劲儿夸你呢。”李开文一听主席这番夸奖,心里头别提多美了。
之后,李开文一直在炊事班里负责给主席他们准备饭菜。他老得等到主席吃完饭后才能放心。不过也有特殊情况,那时候,李开文经常半夜不睡觉,爬起来给主席弄吃的,生怕他饿着。
【告老还乡】
新中国一建立,到处都需要重建和发展。各行各业都忙活着搞建设,那时候,李开文已经当上了中央炊事班的头儿。
现在糖厂那边,厂长这个位子还空着呢,没找到合适的人。周总理就跟毛主席提议:“主席,要不让咱的李班长去试试,您看咋样?”
大伙儿都点头赞成,不过当这消息传到李开文耳朵里时,他琢磨来琢磨去,最终还是委婉地拒绝了。李开文心想,新中国都建起来了,自己岁数也大了,再加上心里老惦记着家里人,就打算回老家去。
1949年那会儿,李开文走到了北京香山的别墅区,他跟门口站得笔直的哨兵说:“兄弟,我来找咱主席,能不能劳烦你,帮我给传个话进去?”
哨兵一看对方也穿着军装,没敢多耽误,赶紧把这事儿跟主席说了。主席一听,立马吩咐门卫:“好好招待人家,我这就过去。”
毛主席一见着李开文,立马就乐开了花,拉着他就往院子里走,边走边说:“老班长啊,你可算是到了。国家现在有个厂长的位子想让你去坐,结果你还不干,说要先去‘还人情债’呢。”
李开文望着主席,咧嘴一笑,说:“主席啊,我这人没啥大文化。现在国家建起来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中用了,没法再给您掌勺了。这么多年,我心里一直对家里人挺愧疚的,往后啊,我打算用剩下的时间好好补偿他们,把这份‘债’给还了。”
听完之后,毛主席感慨地说:“老班长,这些年多亏有你帮忙,我们才能时常吃上热饭菜。”接着,他吩咐警卫员从自己津贴里取出一部分钱和些日用品,递给了李开文。
然后他对毛主席说:“这点小礼物代表我的一点心意,你拿回去给孩子和家人买点需要的东西。”接着,李开文跟毛主席聊了许多话题,之后他就告别北京,返回了老家。
1956年那会儿,碰巧有个机会,主席就把李开文请到了北京。到了之后,主席紧紧握着他的手,亲切地说:“老班长啊,你可终于来了!这次上我家去,我亲自下厨给你露一手。”那会儿,大家吃得别提有多高兴了。
【结语】
毛主席对待所有人,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充满关心。李开文也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必须一直记得他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