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前言·】——》
59岁的王昌龄,被贬职后,带着满腔的失落和不甘,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然而,谁能想到,他的归途竟途经亳州,却在这里遭遇了命运的致命一击——刺史竟然亲手将他残忍杀害。
一个曾被誉为“诗仙”的人,为何会走到这般结局?到底是谁在背后操控了这一切?更让人疑惑的是,这一切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权谋与恩怨?
科举出身,命运坎坷
王昌龄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家境贫寒,为了谋生,年少的他只能在白天下地干农活,而在晚上抓紧时间苦读诗书。尽管现实的艰难时时压得他喘不过气,但他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十来岁的时候,他已经不甘心一辈子被困在狭窄的田地里终老,于是毅然决定离开家乡,投笔从戎,前往边塞参军。
在军中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磨砺了他的意志,同时也打开了他诗歌创作的大门。边塞的壮阔风光,胡人的奇风异俗,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素材。
从军两年后,他开始隐居在蓝田山中,一边耕田,一边刻苦读书,为科举做准备。
公元727年,他终于一举中举,登上了进士的宝座。作为一个寒门子弟,能靠自己的才学考取功名,本已实属不易。
但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个满怀抱负的青年,朝廷只给了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做——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抄写和校对公文。
这对于才高八斗、满腔热血的王昌龄来说,无疑是一种折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埋头苦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仕途屡遭挫折
王昌龄虽然官职卑微,但他并没有满足于做一个安于现状的小吏。他继续刻苦研读经史典籍,四年后终于考取了博学宏词科。
朝廷见他学识渊博,便派他去汜水县当县尉。在这个小县城里,王昌龄兢兢业业,为民除害,颇有政绩。
几年后,他被调任江宁县丞,看似有了一点升迁,但实际上依然是芝麻绿豆官,在官场上举步维艰。与他在仕途上的不顺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他在文坛上的声誉却如日中天。
他与李白、孟浩然等文坛巨匠齐名,诗作传诵大江南北,广受士人推崇。可惜,好景不长,正是他的诗名和耿直性格,反倒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738年,他写诗声援被罢官的宰相张九龄,触怒了当权的李林甫。李林甫妒恨王昌龄的才华,更憎恶他的耿直,于是将他贬谪到瘴癘之地岭南,名曰"教化南蛮",实则是变相的流放。
次年,王昌龄虽然因大赦而得以返回,但他的仕途已经被种下了祸根。十年后,他又因直言不讳而被贬为"龙标尉",再次沦为偏远小县的芝麻官。
王昌龄的诗歌才华本应该让他平步青云,但在那个讲究唯唯诺诺、溜须拍马的官场,他的耿直和倔强反而成为了致命的缺陷。
他一次次地遭到贬谪,仕途坎坷,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有才华的读书人,如果不懂得逢迎权贵,很难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更不要说施展抱负了。
乱世归乡,惨遭误杀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城陷落,肃宗皇帝被迫逃往四川,天下大乱。
59岁的王昌龄在这个动荡的时候,满心牵挂家中八十多岁的老母和年幼的孩子。他最终还是狠下心,放弃了自己的官职,踏上了归乡的路。
他当时已经年过半百,本以为从此就可以远离是非,安度晚年了。但是谁能想到,就在他还没来得及与家人重逢的时候,死神就悄然降临了。
就在他行至亳州时,被当地的刺史闾丘晓以莫须有的罪名,生生砍下了头颅。这位无辜的老人,就这样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坎坷,到死都不得安宁。
据史料记载,闾丘晓之所以杀害王昌龄,是因为他暗中与安禄山有来往。他可能是担心这位诗坛名士在路过此地时,察觉到他与叛军勾结的蛛丝马迹。
为了灭口,他便设计除掉了这位无辜者。一代诗人,就这样惨死在乱世的宦海风波里,连尸骨都无法归故里。
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的不幸,更折射出那个动荡年代的人性之恶。人们在战乱和权力的漩涡中,常常丧失基本的良知,变得冷酷而又多疑。
王昌龄虽然没有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但却成为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他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验证了乱世之中,任何无辜者都可能遭受横祸的残酷真理。
冤案终报,报应来得快
王昌龄含冤而死,但老天似乎还是为他伸张了正义。就在王昌龄被杀害没多久,安禄山叛军就兵临城下,进犯睢阳。
当时负责睢阳防务的正是河南节度使张镐。他命令闾丘晓带兵增援睢阳城,但这个杀害王昌龄的凶手却畏缩不前,推三阻四,导致增援严重延误,睢阳面临失陷的危险。
张镐闻讯大怒,直接下令处死闾丘晓。闾丘晓临刑前还在哀求张镐饶他一命,理由竟然是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
张镐冷笑一声,只吐出一句:"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便挥刀行刑了。闾丘晓杀人偿命,果然应验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古训。
更有意思的是,据传负责追查此案的,正是王昌龄的好友高适。高适利用张镐的愤怒,巧妙地安排了对凶手的惩治,也算是为好友报了一箭之仇。
王昌龄虽然冤死,但他的朋友却用自己的方式,伸张了正义。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高适的做法虽然有复仇的意味,但在那个道德沦丧的乱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朋友之间的情谊和道义,在动荡的时局面前,显得弥足珍贵。高适没有忘记王昌龄,这是那个悲凉年代中少有的温暖时刻。
诗名流传千古诵
王昌龄的一生跌宕起伏,令人唏嘘不已。他出身于贫寒之家,靠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一举考取功名,踏入仕途。
本以为从此可以建功立业,可惜生不逢时,遇上了李林甫这样的权臣,又恰逢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却不想一次次遭遇挫折,被贬谪到偏远荒蛮之地。
王昌龄虽然身陷困境,但诗歌创作却不曾停歇。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尤其是那些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
他曾经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为国效力。但现实无情地打击了他,一次次地把他推入深渊。
王昌龄的理想和抱负,在那个残酷的时代面前,显得那样的幼稚和不自量力。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个读书人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的无力挣扎。
他的命运,注定要受制于时局的变化和权臣的喜怒。王昌龄最终死于非命,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剧缩影。但他留下的诗篇,却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竞相效仿的典范。
王昌龄的诗句,饱含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对边塞将士的敬重,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诗歌中,用诗句表达着自己的情怀。
虽然现实让他失望,但诗歌的世界,却能给他慰藉。王昌龄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一个读书人的悲壮命运。
《——【·结语·】——》
王昌龄一个满腹经纶的诗人,一个耿直正直的好官,却因为不会阿谀奉承,不懂权术之道,落得两贬岭南,最后客死他乡。
好在天道有轮回,害死他的凶手很快就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资治通鉴》《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