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达州、甘孜、阿坝警方联手破获一起特大非法捕猎、售卖珍稀野生动物案件。去年12月24日,警方在一次精准行动中查扣了110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猕猴,打掉了一个长期从事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的犯罪团伙,斩断了一条从四川延伸至山东的非法贩卖利益链。该案件的成功侦破及时挽回了10个濒临灭绝的猕猴野外种群,对野生动物保护意义重大。

此次行动起始于2018年12月,当时达州宣汉县公安局接到线索,湖南籍男子在四川巴中通江境内非法猎捕10只野生猕猴,并通过一名达州宣汉籍男子“转手”,非法出售至川渝交界处的一个猕猴养殖场。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调查,通过细致侦查和蹲守,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活动规律。
经过数月的摸排和侦查,警方发现赖某伟在万源市开办的一家规模较大的猕猴养殖场具有重大嫌疑。该养殖场虽然证照齐全,但民警怀疑其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进一步调查显示,赖某伟及其同伙长期从甘孜州康定市、丹巴县、阿坝州小金县等地非法收购野生猕猴,经过中间商宋某友等人的手,最终将这些猕猴运送到养殖场“洗白”身份后高价出售。

警方在掌握确凿证据后,集中展开了抓捕行动。去年4月11日,在四川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的统一调度指挥下,达州、阿坝两地警方联合行动,在万源市一处废弃养殖场将正在实施野生猕猴非法交易的赖某伟、宋某友等9人当场抓获,现场查获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猕猴79只,以及红腹锦鸡、鹰隼等多种野生动物活体、死体和动物尸块,共计187件。
审讯过程中,警方揭露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据办案民警介绍,中间商以每只2000元的价格从猎捕者手中收购野生猕猴,再以每只2万元的价格销售给赖某伟。赖某伟将猕猴混养在养殖场后,伪造繁殖档案,以每只13.5万元的高价销往重庆、山东的科研机构和医疗公司,从中牟取暴利。

随着案件的深挖,警方逐步理清了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作案手法。在大量走访、摸排工作的基础上,警方锁定了3名中间商和12名野生猕猴猎捕人员,并先后五次联合甘孜警方实施抓捕和辨认。最终,3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归案。

目前,警方已将抓获的32名犯罪嫌疑人中的30名移送起诉,其中24人已被提起公诉。宋某友、严某正等7人被阿坝州小金县人民法院分别判处刑罚,赖某伟、余某等17人的案件已开庭审理,将择期宣判。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不仅有力打击了非法捕猎和交易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也为野生动物保护树立了一个典型案例。警方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参与野生动物保护,为维护生态平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