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力量也维持不住了?特朗普接手一个必输的美国,早已无可救药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发布一条警告,到2034年美国核力量的运营和现代化成本将飙升至9460亿美元。这一数据揭示了美国军事扩张与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当五角大楼为维持霸权地位疯狂砸钱时,美国经济正陷入“债务螺旋”的深渊。
截至2025年4月,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财政预算比例攀升至18%。仅2025年,美国政府需偿还9.2万亿美元到期国债,其中6月单月需偿还6万亿美元。更严峻的是,海外债主对美债的信心持续崩塌,中国、日本、欧盟这样的大卖家都不愿意入手,其他小卖家又没有能力接盘。大家都在问,靠借钱度日的美国还能坚持多久?
特朗普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的“美国优先”政策正在反噬经济基本面。4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虽意外回升至50.7,但新订单指数跌至42.2,创2009年以来新低。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仅为1.2%,低于预期的1.8%,其中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从去年四季度的30%骤降至15%。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1%,但实际时薪连续6个月负增长,3500万美国人依靠食品券度日。
这次,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显示,未来十年美国核力量现代化成本抵近万亿美元,就包括部署400枚新型“哨兵”洲际导弹、建造12艘哥伦比亚级核潜艇、升级B-21轰炸机等。
我们拿F-35项目做例子,因为TR-3升级软件延迟,美国空军2025年F-35A采购量从48架被迫削减至42架。该项目总成本已从最初的3820亿美元膨胀至1.7万亿美元,成为“史上最昂贵武器计划”。
中国在六代机上的突破,让美国非常着急,特朗普急吼吼地要上马自己的六代机。然而,洛马公司却试图通过升级F-35“碰瓷”六代机的计划。这一切都在于美军摊子铺的太大,以及奇高的成本导致预算根本不够用。
早在2023年,美国两党围绕债务上限谈判险些导致政府停摆,最终达成的“财政悬崖”协议,将削减赤字的压力一年年往后推,一直推到2025年特朗普接手。
美国选民之所以选择特朗普,正式在于特朗普的“商人治国”逻辑:别跟我谈什么意识形态,我就是要打劫全世界,给美国政府敛财。
问题是,特朗普的做法实在太粗糙了,过去10年里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损失惨重,但特朗普仍坚持“极限施压”,甚至将“关税大棒”挥向全世界,包括美国的传统盟友。
在我看来,特朗普成立“政府效率部”并没有错,美国财政问题不在于“开源”,而在于“节流”,美国系统性腐败才是这一切矛盾的根源。问题是,特朗普的团队的做法实在是过于“粗糙”,完全办不成事,再加上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想改变,反抗力度太大。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朗普接手的是一个必输的美国,这样的美国早已无可救药了。
过度扩张的帝国终将因军事开支耗尽经济资源,陷入战略透支的泥潭。再创新高的核力量运营成本只是一个缩影。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不过是帝国黄昏前的最后挣扎,而美国的衰落,早已写进历史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