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阶段
少数不法分子针对考生和家长的关切
编造骗局实施诈骗活动
考生和家长们稍不留神
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这些不法分子是怎样行骗的
考生和家长如何防范
轻信“包办入学”
一名家长被骗近38万
在山东省淄博市,一起“包办入学”的诈骗案近日宣判,受害人周先生被骗的37.5万元现金成功追回,被告人贺某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2022年高考前夕,周先生为了让女儿上一个好大学,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对外宣称有门路拿到军校内招名额的贺某。嫌疑人对外也说自己有很硬的关系,有门路,能够拿到军校的内招名额。
起初周先生对贺某的话只是半信半疑,但嫌疑人先后多次向受害人发送伪造的托关系办事的聊天截图,让受害人对他的办事能力深信不疑。
这几张聊天截图,让周先生彻底相信了贺某,以为遇上了“贵人”,于是将自己孩子上军校的事情托付给其包办。接下来,贺某就以跑腿费、打点费等为由,先后向周先生索要了37.5万元。
然而直到2022年高考招生工作结束,周先生的女儿都没有被贺某所承诺的学校录取,而贺某则以考试成绩不够等理由搪塞推托,并且拒绝退款。无奈之下,周先生选择了报警。
民警表示,这是一起“包办入学”的典型诈骗案例。贺某对自己实施诈骗的行为供认不讳。
“能人”幌子最常见
“包办上学”夸海口
这起案件中,仅凭口头承诺和几张聊天截图就让受害家长把几十万交给了犯罪嫌疑人,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这类案件却是涉考诈骗案件中最常见的。
重庆市南岸区警方前不久破获了一起升学诈骗案,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民警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在这起案件中,重庆市民吕先生为了能让孩子上名校,决定花钱找所谓的“能人”帮忙,没想到落入骗局。
南岸区公安分局花园路派出所民警周杨峰说:“吕某就信以为真,王某前前后后以各种理由,比如说帮孩子调档案、打点关系、找熟人办事、请客吃饭这些理由,前前后后找吕某要了二三十次(钱),总共要了四十余万元。”
在广东省佛山市,张先生同样也是轻信了一位据说有关系的“能人”,被骗6万元,还耽误了孩子上学。
张先生报案之后,佛山警方迅速侦破了这一案件。这两起案件,警方虽然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但受害人被骗的钱财却没能追回,同时孩子上学的事也都被耽误了。那么为何简单的骗局,犯罪嫌疑人却屡屡得手,办案民警认为家长轻信所谓“能人”能够走后门是关键原因。
民警提醒,家长应该正视政策,千万不要轻信有什么特殊渠道,特殊熟人走关系,以免在轻信谎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又耽误孩子的上学时机。
遇上所谓“能人”要小心
这类声称可以“包办上学”的“能人”都是骗子,高考过程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陈永生教授提醒考生和家长,应从官方正规渠道获取信息。
陈永生教授说:“所有的学校都会公布本校的招生办的联系方式,另外很多学校,比如北京大学还会公布负责每一个省的招生组的组长的联系方式。所以考生以及家长如果有重要的事情,或者说对有关事项有疑惑的话,应该向权威的机构渠道来进行咨询。”
陈永生教授还提醒考生和家长,万一发现自己被骗,一定不要慌张。正确的做法是先稳住犯罪分子,同时联络公安机关。
第一,应该保护好所有的和犯罪分子沟通的相关信息,不要删除,这一信息可以提供给警方作为侦查破案的线索。
第二,不要马上和犯罪分子决裂,把他拉黑,而应该和他保持联系,稳住他。
第三,应该第一时间报案,使公安能够第一时间来立案,收集证据,查清案情。
常见高考志愿填报诈骗陷阱
“内部渠道”修改分数、缴纳费用提前录取、有“内部招生指标”……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对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差”,实施诈骗活动,请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
谨防诈骗
祝考生都能顺利
考上理想大学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综合整理自微博@人民网,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