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千百年历史的总结,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非此即彼的判断。甚至这种判断就是一种武断,世界上有完美无缺的事情吗?最后必然愤世妒俗。殊不知老祖宗的智慧总结,更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用一句名典的话就是邪以立身,正以立德,说白了就是为了活下去我们可以使用任何手段,但要活得更好,则需要心胸坦荡,为天下大义,为万民生活。下面我们就说一些非常经典的例子,来说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智慧。
张居正
我相信大明内阁首辅张居正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吧,那么你们说他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呢?说白了他的一生就是在践行这句话:“邪以立身,正以立德”。他的理想是让大明的百姓安居乐业,但他实现理想的前提是成为那个权倾天下的人,如果他一身正直,那么他就必然要指责严嵩党羽。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他还能成为那个权倾天下的人吗?如果不能成为那个人,他又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呢?因此从逻辑学来说,生与存本来就是互为因果,也是矛与盾的关系。
有一句话叫污一人而清天下,这句话用来形容张居正则最合适不过了。他面对局势选择了折戟沉浮,甚至他面对严嵩党羽的所作所为,他选择了隐忍。他面对徐阶党羽的飞扬跋扈选择了同流合污,因为只有自己身处污浊,你身边的人才会对你放松警惕,你才有机会得到自己的位置。最终张居正成功为内阁首辅,当一条鞭法减轻了百姓负担,当明朝支出仅两百万两白银,当明朝在嘉靖以后罕见出现财政盈余时,张居正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智慧
对于人生而言,立身比立德更为重要,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我以前看过一个电视剧叫《灵魂摆渡》,它说在地府里面最痛恨的,不是那些罪大滔天的人,而是那些被生活所迫自杀的人。因为他们放弃了生存的权利,这在地府就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很多自杀的人很困难,但再困难能有朱元璋困难吗?他的兄弟被饿死,为了生计乞讨、当和尚最后揭竿而起,而他成功了,这就是邪以立身啊。对于元朝,他就是触犯元律的人。
如果当初朱元璋受不了苦自杀,那么苦的不还是他的亲人吗?元朝能为此少欺压百姓吗?我想不能,最起码明朝在朱元璋时期比元朝强吧,立身的时候还能拯救他人,这不比自杀有意义吗?说到底这些人还是因为太正,太有良知、道义才会自己把自己逼死。而很多成大事的人都是邪以立身,比如刘邦为了活命把儿子推下了车,但就是这种邪以立身,才让刘邦最终能击败项羽,才能让刘邦荣归故里建立大汉从而为汉朝奠定基础。
德行
生存和道德有时候就是背驰的,如果你快饿死了,你不违背道德就得饿死。而你要活下去就得偷东西或者接受别人的施舍活着,如果你命都没有了,德行又有什么用呢?崖山海战后士大夫以死明志,有用吗好?除了沽名钓誉,天下还是元朝的,谁又会记得他们呢?如果他们苟活等到有一天给百姓以安康,这不比这虚名有意义的多吗?或许很多人不会理解这句话,但如果你有所生活你就会理解。
我举个例子,太平军拒绝洋人的不平等条约,然后自己灭亡了,然后灭亡之后清政府少给了吗?因此这个除了让自己显示骨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点我比较佩服张作霖,你给我武器,你要奉天是吧,我给,我都给!等到东北军收到武器,然后把奉天改为沈阳,然后条约我认,但我只有沈阳没有奉天就没办法了。原因很简单:东北军是弱者,但规则是强者制定的,如果按照规则硬刚,那么弱者怎么能击败强者呢?
张作霖
换句话,如果张作霖坚持仁义道德,那么他哪来的钱买军火呢?那么东北又如何在军阀割据里生存呢?东北又如何能免于战火呢?或许张作霖硬刚他死后会得到称赞,但东北的百姓也会遭殃,在老毛子、鬼子和军阀都虎视眈眈的四战之地,如果不用邪的,能活下来吗?而张作霖不管他的愿望有多伟大,但活下去才能实现愿望,因此张作霖在则东北不失。这点张学良比他老爹差远了,他太正派的行事反而落去了别人的圈套,最终被别人当枪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