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说学琴最好是从小开始,可在我看来学琴这事压根不该和年龄扯上关系,因为音乐本来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只是有的人早点遇见,有的人晚点相逢罢了。
手指在琴弦上发出的声响,让人觉得音乐的魅力其实一直都在身边,只是我们有时候太忙着赶路忘记了停下来听一听,即便是年过半百的朋友们依然可以重新开始音乐之旅,因为音乐从不挑剔任何人的年纪。
那些说手指僵硬就不能学琴的想法完全是瞎扯,事实上许多五十岁以上的学琴者反而因为生活阅历丰富而能更快理解音乐的精髓,他们懂得耐心练习的重要性,也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就轻易放弃。
很多人担心自己的手指不够灵活,其实这完全不是问题,选择一把适合自己的琴才是关键,比如尼龙弦吉他就特别适合初学者,因为它的琴弦张力小,按起来不会那么吃力。
现在学琴的方式实在太多了,想学的话随时都能开始,网上有很多免费的教学视频,社区里也经常有专门针对中老年人开设的吉他班,甚至还能在家用手机APP跟着练习。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觉得生活少了点儿什么,其实拿起吉他就能找到那种失落的感觉,因为音乐总能让人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热情。
有些人刚开始学琴时会觉得特别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每天练琴的时光反而成了最放松的时刻,那种手指逐渐灵活起来的感觉真的特别让人开心。
从简单的和弦开始练习,慢慢地就能弹出完整的曲子,这种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其他事情都很难比拟的,而且弹琴的时候完全能忘记烦恼。
跟着音乐节奏动起来,不知不觉中连手指关节都变得更加灵活了,很多老年人反映经常弹琴之后,连写字都比以前利索了不少。
学琴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能认识很多新朋友,因为喜欢音乐的人总是特别容易相处,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的时候特别开心。
有些社区里会组织吉他小组,大家定期聚在一起切磋技艺,有时候还会一起去公园里表演,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好。
通过微信群或者线上论坛,能认识很多同样在学琴的朋友,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分享经验,让学琴的过程变得更有趣也更有动力。
有时候和家人一起弹琴唱歌,那种氛围特别温馨,孩子们也会觉得这样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特别酷,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很多人学琴就是单纯想试试自己还能学会什么新东西,结果发现原来自己的潜力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听说过很多例子,有些人退休后开始学琴,后来竟然成了小区里的文艺骨干,经常组织各种音乐活动,生活变得特别充实。
学琴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想学就学,开心就好,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
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权利,年龄真的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这个心思和勇气去尝试新事物。
经常弹琴不仅能让心情变好,还能锻炼大脑,因为要记谱子要控制手指,这些都需要大脑的参与。
有研究表明,学习乐器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有很好的帮助,因为这个过程需要动脑子也需要动手,是很好的脑力训练。
很多老年人通过学琴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不会整天想着身体的毛病,反而因为有了新的兴趣爱好而变得更加年轻。
音乐能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让人觉得生活充满希望,这种感觉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