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西德总理施密特来到了中国访问。
作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位西德总理一生来中国多次,他是世界上可以说是极为少数与中国五位领导人都建立友好关系的外国总理和政治家。
而在所有的访问中,1975年这一次似乎让他更为难忘,因为在这一次访问中,他与毛主席亲自见面,问了毛主席一个普遍认为刁钻的问题。

不过仔细来看,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刁钻,反而更像一个学生向智者请教一个让他比较迷茫的问题。
所以当时施密特问毛主席:我想请教一下主席,您对如今欧洲的局势有什么看法?
要知道,二战主战场可以说就是在欧洲,所以欧洲首当其冲受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英法两个国家,他们在战争中几乎被摧毁,又恰好二战之后,许多国家举行反对殖民地的运动,很多国家趁着这个机会脱离了这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求独立。
而这时候的德国更是在二战之后又被一分为二,可以求你是对于德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如今,德国更是有可能成为面对苏联的一个桥头堡,所以一旦北约与苏联发生战争,德国首当其冲。
所以作为西德总理的施密特无疑为此事而忧心忡忡,他这里问了出来,无疑是想看看这位东方巨人能否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毛主席的回答是这样的:如今的欧洲各个国家都太弱小了,又不统一,所以都十分害怕战争,未来如果不联合,肯定会出问题。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回答,施密特并不大认同,他认为欧洲各个小国家联合起来应该很容易。
但毛主席认为,如果欧洲要搞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必定是松散的,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话事人,美国当然愿意当这个话事人,北约就是例子。但欧洲各国将来肯定为了减少美国对自己国家的影响,而最终互相猜忌。
实际上欧洲要联合起来,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要对付这个共产主义巨无霸国家苏联,而当各个国家对于美国,又并不是很认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无疑调和起来没那么容易。
听了毛主席的话,明显与自己所想的并不一样,施密特之所以询问毛主席这个问题,固然是想看看毛主席的见解,但他更希望毛主席回答的是与自己所想的是一样的。
但毛主席的话跟他认为的恰好相反,所以施密特有些失望,他总是对欧洲的一体化还是抱有希望的。他还不甘心,又好像是自我安慰的说,如果欧洲联合起来对抗苏联,作为欧洲的盟友,美国肯定会伸出援手提供帮助的。
其实欧洲的联合一体化,说来说去还是受美国所迫,二战之后美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老大,欧洲那些受到重创的国家在这个时候想要渡过最困难的时期,还必须得靠美国。

所以在“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之下,欧洲的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得到很好的提升。特别是德国,一场二战变得鸡零狗碎,在得到美国的援助,又加上自有的工业底蕴,很快迅速发展起来了。
但可惜世上还没有免费的馅饼,无疑这样的发展就得付出沉重代价,美国迅速侵入欧洲,在每个国家都有驻军,所以说来说去,欧洲失去了主权的同时,经济又得按美国的货币体系进行,也就是说没有自己。得听美国的,这就是附庸。
所以为什么西欧国家都想联合起来,就比如施密特,想法是挺乐观的。
毛主席说,美国不可能这么轻易让欧洲搞一个联盟,要是欧洲真的一旦和苏联对抗,美国不可能帮欧洲,他会第一个跑掉,因为美国根本护不住欧洲。更何况美国自己问题一大堆,未来几十年,他自己都会陷入泥潭里出不来。
毛主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欧洲联合起来,先不说能不能对抗苏联,要真联合起来就可能脱离美国的控制,这是美国不想的,而欧洲最终也会因为利益共同体又彻底解体。
这个话实际上在1974年,毛主席也和英国首相希思说起过,他把没过到处插手形容为抱鸡蛋,真要一旦动手。就会出乱子。
回国后,施密特还是努力的想要让欧洲实现大联合的一体化,但最终徒劳无功,这让他终于意识到,毛主席说的的确都实现了。
看看欧盟的不团结,和美国处处插手又深处泥潭而无法自拔,这实际上就是跟毛主席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毛主席看准了,这就是利益共同体,东欧巨变之后,一些有底蕴的欧洲老牌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而波兰,亚美尼亚等国家从苏联脱离出来之后,都是穷得很。
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他们各个国家就有不同的经济诉求。所以这些国家你让他在一个框架内怎么可能谈的拢。从这些年欧盟为了各种问题争论不休就看到出来。

而且欧盟的倡导者德国和法国,旗鼓相当,都同样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最终难以协调。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发现世界实际上就是活成毛主席所说的样子,估计施密特要是活着都讨厌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