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欢看到人的形体,却不喜欢看到骷髅。虽然每个人都会死,死后会有骷髅存在,但人们总是不喜欢看到骷髅真实的样子。当然也有一些人遇到了骷髅,能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甚至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给人以启示。

骷髅就是人死之后,肉消失了,剩下一副骨架,总是不那么好看。有人喜欢美女,倘若美女变成了一副骷髅,他就不喜欢了,即便好色之徒,也不会喜欢。佛教有骷髅观,就是僧人坐禅的时候,采用内视的方法,想象自己肉体里面有一副骨架,比较透明。时间久了,似乎能够看到身体里的骨架,其实只是一种想象。还有坐禅的时候,看到各种幻想,尤其眼前有美女在晃,其实是心象的表现,这个时候把美女想象成骷髅,就不再想着和美女在一起了。尤其是一些好色之徒,坐禅的时候容易产生美女的幻想,就要采用骷髅观来对待。佛教主张远离女色,还会把漂亮女人叫做“红粉骷髅”,似乎要用“不净观”来纠正好色之心。庄子在《至乐篇》中写过一个遇到骷髅的故事。庄子要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头,枯空而破损的样子。庄子用马鞭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世间的财富名望,犯了错误,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遇上亡国大事,遭到刀斧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做了不善的事情,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呢?还是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年老力衰而死呢?”说完,庄子拿过头骨,当做枕头睡觉。
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托梦,说道:“你先前滔滔不绝,实在像一位善于辩论的人。你所说的,全部都属于活人的累赘,活人的辛劳,死了,完全没有这些忧愁烦恼。你愿意听听死后的情况吗?”庄子说:“好的。”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烦扰;也没有四季的烦心事,不会感觉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安逸自在,实在是四季如春啊;即使做君王的快乐,也不会超过它。”庄子不相信,说:“假若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恢复你的形体,为你重新长出骨骼肌肉,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邻居和老师中去,你愿意吗?”骷髅头皱着眉头,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胜过君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间的劳苦呢?”庄子借这个故事说明死了比活着快乐,其实就是消除死亡恐惧。当人无可奈何接受死亡的时候,没必要忧心忡忡,而是要视死如归。东汉末年,战乱频仍,达到“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地步。老百姓流离失所,很多人发展成逃荒要饭的流民,朝不保夕,甚至死在外面都没人收尸。更为悲惨的是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三国演义》中就有刘安杀了自己的妻子,让刘备吃的故事,本身就是没有人道的,却生出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论断。

刘安的妻子变成了骷髅,只会被无情无义的刘安埋掉,而不会被人可惜。古代穷人家买不起棺材,就用一领芦席裹着尸体下葬,有的用薄木板做成棺材,稍微富一点的会用砖块或石块垒成棺材,还有的就直接埋到了土里。时间久了,埋到土里的人肉体腐烂,会留下骷髅。移坟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坟地里的骷髅,觉得很可怕,但人们以后都会变成骷髅,却不是每一个人会想到的。移坟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彻底,有的人找不到祖先的坟墓,就不能移动,以至于地底下仍然埋着一些骷髅。有人掘地的时候掘出来了,这个地方要破土动工,建成楼房,也会挖出一些骷髅,在阳光下白生生的,让人心生寒意。“九叶”派诗人郑敏写过一首《圣桑的死之舞》,其中有诗句写道:“春天,绿叶和白骨,都听到召唤。圣桑召唤出骷髅,在敲响棒子式的腿骨。”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圣桑的《骷髅舞》,是圣桑作于1874年的一首仅7分钟左右的交响乐,诞生距今151年。此曲取材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亨利·卡拉利斯的诗篇,大意为深夜,在坟地上,死神演奏小提琴,伴一群骷髅舞蹈。人本身就是一具骷髅,挂着皮肉,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精神层面的人。人死之后会变成骷髅,而活着的时候,身体内有骷髅在起支撑作用。倘若人们都没有了骷髅,没有了骨架,那么人就是一滩烂泥,永远扶不上墙,甚至连走路的功能都失去了。
红粉佳人最终会变成骷髅,倘若看到美丽的女子,男人就心生爱慕,要是想一想她们最终变成骷髅的样子,就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了。再伟大的人死后也会变成骷髅,甚至成了无人知道的骷髅。虽然现在实现了火化,人死之后,骷髅化成了灰,但人的照片还在,留下的一些事迹还在。倘若人们把对这个人的印象变成对他的骷髅的印象,就会觉得厌恶,甚至心生恐惧。有一些现代派的人喜欢用骷髅头做装饰,并不是用真正的骷髅头,而是用塑料做成的或金属做成的骷髅头做装饰。有的放在床头,有的弄小了缝在牛仔裤上,有的直接绣在衣服上,算是一种反叛的标志。当然,也有“骷髅党”出现,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有人带了骷髅的面具去打劫,去杀人,本身就是一种掩盖,可以给对方造成恐惧心理。传说地球上有九个水晶骷髅,是外星文明的产物,倘若找到了,就可以破译外形文明的秘密。西方人联想到地狱,总是想到骷髅头,而东方人联想到地狱,总会想到阎王和小鬼。文化不同,产生的印象和联想也不同。

每个人都有骷髅,只是活着的时候不叫骷髅而已,死后才叫骷髅。没必要害怕骷髅,而看到骷髅的标志,总是让人觉得别扭,觉得不那么好受。倘若每天都看,就像生物学家每天都观察头骨一样,案头放着人的骷髅,看久了就觉得好看了,甚至会惊叹于骨头的结构精巧,而不会专注于害怕甚至恐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