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中国两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忠言逆耳)

尚曦读史 2024-01-06 09:35:20

中国人对手机的迷恋几乎是无以复加的。无论是在公交、高铁、机场,还是街头巷尾,总有很多人不停地盯着手机,有时甚至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认知能力丧失的征兆已经开始出现。

——许小年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能够从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常常会收到校友们传来的“刷屏文章”。这些文章在网络以及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但我总跟他们说:“少看微信多读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网络上的刷屏文章对于建立起一个人阅读、理解和分析的框架并没有帮助。相反,这些文章还会给你一种错觉,让你误认为读了它们就拥有了知识。其实不然,这些文章你读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变得无知,因为你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被帖子中的惊悚语调和混乱逻辑所冲击,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独立思考,选择随波逐流而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最终只会迷失在这些被大家传来传去的所谓的分析文章之中。

获取了信息并不意味着你拥有了知识。从信息到知识的转换,需要有一个分析和综合的框架,即建立起信息之间系统性的逻辑关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框架,那么信息永远是零散的、价值不高的,永远停留在感知阶段,不能上升到认知的高度。

如何将感知转换为认知,以避免自己被淹没在碎片化的网络信息中呢?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读书。读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读书虽然也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读书的主要目的是汲取知识和建立学习的方法论。和网络文章不同,好书一般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较为清晰的逻辑链条,由浅入深地展开论述,作者已将他获取的信息提炼为知识,不仅易于读者吸收,而且有助于读者参照他的方法,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梳理,思考和总结事物间的逻辑关系,逐步深化对事物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解决自己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人对手机的迷恋几乎是无以复加的。无论是在公交、高铁、机场,还是街头巷尾,总有很多人不停地盯着手机,有时甚至因此发生交通事故。这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继续依赖网络,将其作为知识的主要来源,那么最终只能获得碎片化、无组织的信息。如果把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错误地和自满地当成了知识,我们就可能变得越来越无知,甚至丧失认知的能力。

认知能力丧失的征兆已经开始出现。比如对于同一件事,网络上时常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因为缺乏判断能力,有些网民和读者会感到困惑。这个判断能力就是我们讲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分析和总结的框架。

实际上,我并不反对大家读网络文章,但这些文章不应该作为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只能当作一个信息来源。网络媒体的特点是快速阅读,作者不可能在一个相对完整的逻辑框架下向你完整讲述他的观察和理解。

同样值得警惕的还有追逐畅销书的倾向。我常对中欧校友讲,畅销榜排名前十的书不必读;机场书店卖的书,翻翻就行了,或者直接忽略。

既然网络文章和畅销书不能作为主要的知识来源,那么我们究竟该读什么样的书呢?我们系统性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又来自哪里?答案是经典。

51 阅读:12782
评论列表
  • 2024-01-07 09:40

    读书也好,看微信也罢,关键在于对信息的筛选,图书出版的背后是有出版商、编辑等为代表的一群人提前对书的内容进行了筛改校对,微信的问题是各种信息泛滥,包括陈旧消息、虚假消息、未证实的民科发明、半真半假的广告、舆论引导信息、……,这要求阅读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通识知识和互联网技能,能够快速、相对准确的区分真假、新旧,即使面对令人头脑发热的语言、画面,依旧能保持对各种消息的理性、客观和批判包容

  • 2024-01-07 13:59

    多读书是必要的,而且要读各种各样各方面的书,不能只看只合自己胃口的书,那样会强化自己的认知,但如果这种认知是错的,就危险了。所以,读书,吸收知识,要加强思考,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观点和认知所左右,这个最重要

  • 2024-01-07 18:23

    正好,要的就是你不会思考。

  • 2024-01-07 10:31

    手机毁了中国孩子。

  • 贵客 11
    2024-01-12 16:08

    书说多了,内心就不会决堤。即便你囿于眼前的方寸之地,书藉也能带你翻山越岭。读书让你精神富有,读书使你快乐![呲牙笑]

    流星在哭泣 回复:
    读什么书?
  • 2024-01-07 16:03

    读啥,不是问题,关键有自己脑子,才有逻辑思维。出版权盖棺定论的是非黑白,洗脑子。

  • 2024-01-08 09:21

    丢掉手机,参与体育运动

    Davy 毛 回复:
    对的 错的不是手机 是自己想玩手机
    时间time康复 回复:
    尤其是中午晒太阳时候运动
  • 2024-01-17 21:12

    这些年,网上很多舆论变得越来越偏激越来越暴戾越来越封闭,逮谁跟谁咬,很大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不看书了,手机成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唯一途径,可手机上的那些碎片化的东西,只会让人的思维也随之碎片化。

  • 2024-01-07 20:09

    许先生,你这么说让我这个键盘大侠情何以堪!

  • 2024-01-08 15:42

    还要高度注意阅读饮食营养方面 健康生活方面名著…… 因为健康生活是人的最基本能力

    时间time康复 回复:
    分享推荐老子 孔子 陶弘景微博
    时间time康复 回复:
    分享推荐:赵霖教授微博 范志红微博 于康微博 等
  • 2024-01-07 10:43

    执着了[点踩]

  • 2024-01-07 12:23

    早死晚死早晚得死,如何死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 2024-01-10 11:42

    醒世诤言!读书才能丰富知识,书本才是知识最有效的载体!网络上的分析归纳就象老师上课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对学生求知毫无帮助。何况网络上的分析大多逻辑混乱甚至颠倒是非,这是西方国家有意通过网络渗透瓦解民族文化的恶意操弄,我们必须警惕!

  • 2024-01-09 12:56

    信息投

  • 2024-01-15 13:13

    呵呵呵呵,全民学文言文,背唐诗宋词,朗读四大名著。建议央视再接再厉吧!真是悲哀。

  • 2024-01-17 10:38

    思维还落在20年前

  • 2024-01-08 13:22

    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 2024-01-07 17:45

    建立批判式的逻辑思维模式才是重中之重。

  • 2024-01-07 22:40

    阿弥陀佛!施主也着相了!

  • 2024-01-08 07:13

    手机毁了三代人,

    Davy 毛 回复:
    是自己无制止能力 手机电视只是一件物品
  • 2024-01-07 22:53

    信息茧房。看的越多人越傻。话糙理不糙。

  • 2024-01-07 19:15

    土地万万年,其它都是扯淡!

  • 2024-01-08 05:58

    我也是从手机上看书的,比纸质书方便许多。

  • 2024-01-09 15:45

    手机毁了几代人

  • 2024-01-12 12:25

    手机布置作业,手机上做作业该如何

  • 2024-01-07 13:27

    说的非常非常正确,国家要从民族和国家的战略高度未雨绸缪!

  • 2024-01-07 15:40

    毒教材坑害了多少孩子?读什么书?

  • 2024-01-09 11:21

    都是价值观输出,何必在意哪里来的,书上的东西就不是价值观输出了?经典就没问题了?经典帮我解决现实问题了吗?经典帮我把消费贷还了吗?都扯淡。。不搞清楚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读啥都没用

  • 2024-01-12 08:54

    许先生真是好人![点赞]

  • 2024-01-15 12:48

    屁话连篇

  • 2024-01-15 22:42

    小年变老年![流鼻涕][流鼻涕]你怎么知道看手机就不是读书??[得瑟]电子书阅读器不懂?[得瑟]

  • 2024-01-17 00:38

    智慧来源就三种,学、思、谈,读书是万智来源也是基础

  • 2024-01-14 11:08

    有时间,有选择的地看电视视剧就不错。

  • 2024-01-07 21:54

    中国人痴迷手机确实后果很恐怖[呲牙笑]

  • 2024-01-13 23:02

    猜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