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一篇来自知名记者贺晓龙的社论而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贺晓龙,这位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育见解的资深笔耕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条理清晰的论述,在体育评论界占有一席之地。他对于WTT赛事及国乒管理层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体育圈“饭圈文化”的深刻剖析,然而,在谈及国乒球星时,贺晓龙的观点却引发了笔者的不同思考,尤其是他对孙颖莎的评价。
贺晓龙认为,随着国乒营销策略的铺开,队伍内部有一种微妙的对立氛围。在他看来,孙颖莎虽具备非凡实力,却不幸成为了这一营销浪潮下的“牺牲品”。若是没有这层厚重的营销包装,孙颖莎的成就与竞技状态,理应更加耀眼夺目。他甚至断言,孙颖莎目前仅处于顶尖行列,尚未达到“王者”境界,而过度的营销让她背负了不应有的心理负担,导致其职业生涯在过去几年中显得扭曲而艰辛。
不可否认,贺晓龙深谙吸引眼球之道,他总能精准捕捉球迷的敏感点,巧妙地在风险与流量之间游走,这一技能在足球等其他体育项目上或许难以奏效,但在乒乓球这一小众而热情的领域里,却如鱼得水。然而,对于孙颖莎是否真的是“营销产物”的论断,笔者持保留意见。
从最初作为平野美宇的陪练,到一步步在各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孙颖莎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实。那时的她,尚未被镁光灯包围,面对的是无尽的挑战与质疑,甚至有过无主管教练的迷茫时期。但正是这些艰难时刻,铸就了她今日的辉煌。世乒赛、世界杯的桂冠,无一不是她用汗水与泪水换来的。试想,若孙颖莎能在巴黎奥运会上问鼎女单冠军,那些质疑的声音或许早就烟消云散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莎莎在女单决赛中的失利,很大程度上与身兼三项、尤其是混双消耗过大有关。
年仅24岁的孙颖莎,前路依旧宽广,大满贯的梦想触手可及。就目前的成就而言,她无疑是国乒阵中的佼佼者,是无数球迷心中的“王牌”。难道仅仅因为她的粉丝众多,就将其归为“营销产物”吗?国乒内部的混乱与“饭圈文化”的泛滥,确实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一切的根源,真的能归咎于运动员本身吗?
贺晓龙在文章中,将孙颖莎与王曼昱进行了对比,指出前者是“捧杀”的牺牲品,后者则是“棒杀”的受害者。对此,笔者虽对王曼昱的坚韧与毅力抱有极高的敬意,但也不得不指出,作为媒体人,应当避免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每位选手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无需通过对比来凸显谁优谁劣。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粉丝间的对立与仇恨。
国乒的“饭圈问题”,已引起了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甚至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整治。在这场风暴中,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困扰。樊振东的无奈、王楚钦的怒吼、王曼昱的激昂、孙颖莎的谣言,无一不是这场“饭圈大战”的牺牲品。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运动员发声,为正义站台。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粉丝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成为那把点燃仇恨之火的扇子。
国乒的确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这些问题并非球员所能左右。同样,解决“饭圈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