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毛主席视察河南,汇报名单上看到一人,指示工作人员:找到他

追溯历史五千年 2022-10-10 17:47:08

引言

1952年,随着朝鲜战争的局势逐渐稳定,毛主席决定南下视察。于是,在得到中央的批准后,毛主席便在罗瑞卿的陪同下南下。

就这样,毛主席先后视察了天津、徐州、济南等地。10月中旬,他终于抵达了河南开封视察水利工程。

在看工作人员递来的汇报名单时,其中一个“河南军区副司令毕占云”的军区领导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随即,他激动不已地指着几个字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快,帮我找到他,我一定要见到这个人。”

当晚,毛主席便在自己下榻的开封红洋楼接见了河南省的相关领导。当省委书记挨个介绍现场领导时,毛主席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了一人。这个人,便是他心心念念的毕占云。

毛主席一把拉住对方的手,眼中似乎还噙着泪水,哽咽问道:“一别20年,你从井冈山离开之后去哪里了,你还好吗?”

毕占云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如此牵挂他呢?

毕占云和毛主席等人

从国民党将领到起义入党

其实,毕占云的身份不寻常。毛主席在他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便有记载:

“此时湘敌驻桂东的阎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

1903年10月,毕占云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禄市乡甘溪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祖辈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

毕占云原名毕瑞祥,其祖父和父母因无押金租种田地,仅靠做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全家5口人住在村外一间四面透风的破庙里。

7岁那年,家里太穷没有钱供他上学,他跟着别人家的孩子到学堂外面偷听私塾先生讲课,趴在窗外看教室里的孩子读书写字。

他记忆力特别好,竟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背得滚瓜烂熟。

8岁那年,毕占云便开始帮助家中干活。稍大一些,他便出去打杂工帮助家中维持生活,饱受恶霸的欺凌和压榨。

1922年,毕占云的父母相继离世,年幼的他和尚年幼的弟弟和伯父一家人相依为命,过着艰难的生活。

1922年,毕占云的舅父觉得他枪法好、人机灵,便推荐他去刘文辉部第二团一营成为一名战士,后在四川军阀杨森在广安的补充团当了一名招募员,并在杨森创办的军事讲习所学习。

在这里,毕占云见部队腐败,军官们恶意欺压学生,敢怒不敢言。1924年,年轻气盛的毕占云实在是忍无可忍,和3名学员将教官揍了一顿,惹下了大祸。

1925年,走投无路的毕占云投身到川军第九混成旅旅长范绍增部骑兵团当兵。第二年,毕占云被提升为排长。

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开始积极反共,川军全部投靠了蒋介石集团。但这时的湖北、湖南两省,革命运动仍在蓬勃发展。

这时,毕占云因病在宜昌休养,脱离范绍增部,病愈后即留在向成杰部独立团任排长。后来,该团在沙市点验改编为特务营,毕占云升任连长,后升任第二营营长。

第三师第八团中有一定数量的共产党员,工作较为活跃。部队在湖南平江长寿街驻防时,毕占云营里就有两个连长是武汉政治学校毕业的共产党员,他们经常接近毕占云,有意无意地谈一些革命道理。

还有一个共产党员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毕占云也乐意与其交往,并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

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部队一度占领了醴陵、浏阳县城及一些集镇。第三师到醴陵整训“巢共”。

毕占云把自己所了解的国民党军与共产党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相互比较,渐渐识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如何违背人道等欺骗宣传。

从此,他更加反感国民党,仰慕共产党。

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成功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攻占了茶陵县城,成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1928年7月,毕占云率部进至永兴、资兴一带。他想方设法与红军联系 。由于毕占云数度“剿共”不力,还包庇共产党员,加之他在毕占云的激励下,官兵们欢呼不已,异口同声坚决要求当红军。

毕占云应战士们的请求,给他们每人发了一条红带子系在脖子上,全营官兵都反响热烈,士气大振。

就在当晚,毕占云率领队伍朝井冈山方向行进,投奔了中国工农红军。

10月底,经红四军军长朱德介绍,毕占云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毕占云走上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光荣历程。

毕占云掩护朱德

毕占云率部起义后,按照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的指示,组织全营进行了10余天的教育休整。

红四军派了部分干部、老战士和共产党员充实到特务营,全营从原来的126人扩充至300余人。

1928年11月9日,红军获悉驻赣国民党军周浑元旅1个团进至宁冈新城和七溪岭,毛泽东令红四军第二十八团和特务营将其消灭。

担任北路行动委员会副书记的毕占云率领独立营、特务营和部分游击队奔赴莲花、安福地区,成功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1929年1月,湖南、江西两省的国民党军准备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14日,毛主席和朱德率红四军部队队伍朝着赣南进军,毕占云率特务营跟随军直属队行动。

在此背景下,红军官兵冒着严寒,不畏饥饿、疲劳,以每天45公里的速度行军。2月1日下午,红四军主力进抵寻邬县吉潭。

次日,在项山遭到尾追而来的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突然袭击,红军一部被打散。国民党军仗着人多势众一度冲到军部门口,直接威胁到军部首长的安全。

这时,军部只有特务营和部分军事机关人员,情况十分危急。毕占云率特务营和军部人员一道奋勇阻击,多次打退国民党军的进攻。

激战中,毕占云忽然发现,朱德和警卫战士正在国民党军的包围中艰难突围!他抢过一挺机枪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向国民党军猛烈扫射,不顾一切地向朱德靠拢。

毕占云下决心即便是冒死也要掩护朱德安全撤退,他厉声对地连长下了死命令:“只要我们有一个人活着,就一定要保证军部机关和首长的安全,否则军法查办!”

他大吼一声冲在最前面。特务营指战员愈战愈勇,杀开一条血路,终于成功掩护朱德和军部首长机关安全转移。

长汀之战后,毕占云担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支队长,并率部击退了国民党的数次进攻。

1930年10月,毕占云担任红四军第12师第35团团长,并率部参加了多次反围剿作战。次年5月,红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同月,毕占云调任闽西新红十二军参谋长,期间还担任过代理军长。

1932年,毕占云先后担任红12军第34师参谋长、红3军团第7军第19师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江西军区第21军61师师长、红22军第64师长第190团团长。

11月16日,毕占云等率第190团从三都出发北进,参加了金溪、资溪战役,给国民党军号称“基干军”的第九十师以沉重打击。

1933年6月,毕占云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7月9日,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颁布红军奖章命令》,毕占云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

9月,毕占云任红一方面军直属第14师第42团团长。10月,毕占云任红9军团第14师第42团团长。

此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苏区的全面推行,使红军和苏区人民面临严重困难,毕占云所在红军部队处境异常艰难。

1934年,红军处于三面包围中,不得不从武昌退出,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毕占云奉命率领两个团的新兵冲破封锁线继续西进。

12月11日,红八军团在克服了重重困难,抵达湘西南的辰口、流源一带。部队进入黔东时,中革军委撤销红八军团建制,毕占云在中央纵队后梯队担任参谋主任。

毕占云乞讨回到延安

1935年1月,毕占云担任工农红军总参谋部第二科科长,6月调任红四军侦查科科长,跟随红四军继续长征。

11月8月,中央决定将西渡黄河的部队改称西路军,毕占云担任红五军参谋长。西路军抵达河西地区后,与马家军作战一个多月,战斗力也大为削弱。

为了设法保存骨干,西路军召开了军政委员会议,决定将现有人员编为三个支队,毕占云则跟随右支队行动,担负了牵制马家军的任务。

经过异常艰苦的行军作战,战士们的身体极度虚弱,还有一部分伤病员,实际上的战斗兵力还不足五分之一。

为了尽量避免伤亡,尽快摆脱追兵,毕占云将部队分为3个大队分头前进。3月20日拂晓,毕占云刚刚率领部队即将要接近一个小镇时,突然听到枪炮声大作。

原来,“马家兵”的骑兵从左翼迂回突袭,试图切断西路军的去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战斗中,第二大队大部分部队遭到马家军骑兵的杀害,其余都被冲散。当晚,毕占云率领第一和第三大队朝着山地转移。刚来到山地边缘,马家军两个团已经包围过来。

毕占云立即组织指战员迅速占领有利地形,阻击来势汹汹的“马家军”,并让伤病员和女红军尽快朝着山中转移。

由于双方的力量悬殊实在太大,其中一部分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其中的大部分都被冲散。战斗到最后,毕占云身边只剩下4个人。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们五人互相搀扶着艰难前进。实在是饿了,他们就吃冰雪、嚼草根,和死神顽强抗争。

某天晚上,毕占云走到汉藏交界处,突然和马家兵的骑兵遭遇。在这种情形下,毕占云便和其他4人冲散,只剩下自己一人。

时间到了深夜,连续几天没有吃饭的毕占云身体实在太虚弱,没办法继续赶路,只能和附近的一家藏民请求帮助。

这户藏民在了解他的情况后,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不仅生火让他取暖,还给他煮饭吃。

毕占云为了躲避敌人搜查,不给这户人家带来麻烦,白天便顶着羊皮在树林和羊皮在树林中藏身,晚上则进屋子里睡觉。

等到他的身体情况恢复一些,便化妆成藏民,带着干粮继续前进,在茫茫的戈壁中前进。途中,他遇到国民党的封锁便装成哑巴。随身带的干粮吃完了,他便沿路乞讨。

在永昌县北泉村,毕占云幸运遇到了一名共产党秘密党员,了解了红军的一些活动情况。对方请他留下,但他还是谢绝了挽留,决意寻找部队。

毕占云在临行之际,这位党员还资助了他一些钱。一路上,他装成驴夫,一路乞讨到兰州,又顺利来西安。

凭借着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毕占云朝着陕北的方向一步步前进。途中渴了,便就近喝了一口水;饿了,他便和路人讨点吃的;困了,便随便找个地方休息。

一路上,他也不记得自己躲过了多少敌人的盘查,不知道走了多少天,终于来到了陕西洛川。

在探得红军消息后,他赶到鄌县救国会。在一个好心人的帮助下,他在休息了两天后决定继续北上寻找红军部队。

毕占云后来怎样了

1937年冬,毕占云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延安。经过一段时间休养,身体恢复后,毕占云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局副局长。

12月,中共中央军委组建八路军留守兵团,毕占云任留守兵团参谋处处长。1938年1月,毕占云任绥德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参加了对日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战期间,他先后担任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第二科科长、太岳纵队兼太岳军区参谋长,与日伪军作战,粉碎了日军的多次封锁和扫荡。

抗战胜利后,毕占云被调到冀东军区,并担任冀东军区副司令员。他刚刚到任时,国民党军正加紧对冀东地区的进攻。

在晋察冀军区统一领导下,詹才芳、李楚离和毕占云积极组织军民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7至8月间,军区部队参战200余次。共歼灭国民党军8000余人。

在同国民党军作战的同时,他们大力发展武装。到下半年,冀东军区民兵已发展到12万人。自卫军发展到36万人。

为了提高部队作战能力,毕占云利用战斗间隙,带领机关干部深入部队,组织指导射击、投弹、爆炸等军事训练。

1948年2月,毕占云调任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曾配合华野主力收复河南许昌,歼灭国民党第21旅,支援了淮海战役。

1949年1月,淮海战役取得胜利。3月,河南军区组建,陈再道担任司令员,毕占云担任副司令员。

此时,人民解放军准备发动淮海战役,河南成为解放军南下作战的直接后方基地,河南军区也建立了中原支前司令部,毕占云担任司令员。

和中原支前司令部全体人员一样,毕占云像支援淮海战役一样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保证了战争的后勤。

1952年,毕占云分管军区后勤工作。1955年5月,河南军区改称河南省军区,隶属新成立的武汉军区,毕占云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

自从担任军区司令员后,毕占云十分重视对机关干部的培养,主持建立了省军区机关军事基础科目和战术理论学习制度,主持创办了省军区军政干部学校。

9月,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毕占云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10月,毕占云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兼河南军区司令。

次年,毛泽东在视察武昌时作出了“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指示。毕占云认真贯彻这一指示,指导武装基层民兵骨干培训和训练试点。

1964年12月,毕占云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次年正式离职休养。从工作岗位退出后,他依旧关心国家的建设。

1974年12月,毕占云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2月17日,他因病病逝于郑州,享年73岁。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