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园区里到处是持枪的保安,根本逃不掉,报警也没用,不听他们的话就挨打,被逼喝尿,电击。”这原本是电影《孤注一掷》中的画面,然而随着演员王星被骗缅甸妙瓦底。这才发现原来电诈就在我们身边,幸运的是王星很快获救。但还有许多中国同胞在那里,亲身经历电诈的幸运人士告诉我们,真实的电诈园区远比电影残酷,男人还好,女子就更惨了,没姿色的女人的命运就是公海。
张先生是少有在电诈园区待过却又幸运逃回来的人,在他的描述中,原来电诈分子真的罪无可恕。
张先生本身是做水果批发生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张先生想要赚大钱,于是在网上找到了所谓的迪拜高薪工作,一时的贪婪差点让他万劫不复。他没想到他联系的办理签证的中介公司正是电诈分子。
刚到迪拜机场,张先生就被电诈分子带到园区,起初他以为是酒店,但很快发现不对劲。质疑电诈分子,换来的却是巴掌和警告,要他老实点,要么听话要么死。就这样被带着手铐,挨了一顿毒打的张先生老实了,根据电诈分子的要求,他被要求通过电脑,诈骗中国人。
电诈分子的准备很充分,有完整的工作流程,包括话术等都会培训,然而张先生不愿欺骗中国人,就借口自己不会打字。结果换来的是一顿毒打,在这里没有人权,只有听话才会活下去,对于不听话的人,电击,毒打,打断手指头都是常有的事。为了让新人听话,电诈分子会将毒打逃跑者的视频给新人看,而且电诈分子为了让新人死心,会告诉他们,逃不掉,报警也没用,逃跑被抓回来就完了。
即便如此,张先生也不想在这里,他观察过到处是监控,到处是巡逻的人,还有很多人拿着枪和棍棒。张先生试过逃跑,但很快被抓回来,毒打是轻的,被逼喝尿,电击生殖器,身上到处是各种被打后的伤疤。
而且即便报警,当地警方也不管,一旦被发现报警,电诈分子会再次毒打一顿。因为屡次逃跑,张先生身上被打的到处是伤疤,在这里业绩不达标要挨打,不听命令要挨打,说错话做错事也要挨打,不给吃喝都是小事,被迫喝尿也属正常。
眼看张先生逃跑意志坚决,电诈分子要求张先生联系亲朋好友,要么骗人过来,要么骗钱过来。而张先生不愿这么做,就只能听从他们的命令,否则电诈分子就威胁要摘掉张先生的器官。
直到一次,张先生侥幸逃了出去,他是幸运的,而还有许多中国同胞仍然在那里。
类似的电诈骗局事实上正如张先生上当受骗一样,电诈分子用高薪来吸引人,大部分人都是因此被骗的,当然也有用约会来骗男女上当,总之,只要不贪心,不要妄想天上掉馅饼,那么电诈分子很难骗到人。
当然对一般人来说,接触最多的电诈方式就是互联网,无论公安机关如何宣传,都总有人“中招”。例如在去年,来自上海的金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同城约会。考虑到自己还没女朋友,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链接,并按照步骤下载了一个软件。
不一会儿,客服就告诉他要认证才能约会。但奇怪的是对方竟然让他先转账,而且在他转过去了4万余元后,对方又以操作失误为由让他再转账。这时候,金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后来他报了警。
同一时间,一位姓叶的女士偶然进了一个“理财群”。刚进去群主就发给了她一个链接,并告知这是一款理财的APP。只要往里面充值,账户金额就会翻三倍。这个钱可以用于在APP里投资,还随时可以提现。但当叶女士充了十万元后,却发现什么也做不了。
此外,诈骗分子还会放长线钓大鱼,他们通常会先和受害人聊天,长时间后获得对方信任,之后再用高额回报,引诱他们进行裸聊。之后他们会将受害人裸聊照片或视频发给受害人,威胁他们交钱。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骗局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一定要注意提防。只需记住,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说的话,不要随便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就把自己的隐私信息告诉别人。尤其是在需要转账时,一定要再三核对。
女性的遭遇在逃出来后,张先生觉得自己算是十分幸运的。虽然费了很大的功夫,但还是逃出来了。有很多人这一辈子都只能呆在那里,直到死亡。除此之外,他还谈到了女性在那里的遭遇。
男人在园区了不起被毒打,但女人就糟糕了,尤其是长相出众的女人,这里对他们就是地狱。除了工作,她们还要被胁迫着出卖身体。此外,长的好看的还要被打扮得光鲜亮丽,在网络上与别人聊天诈骗,或者网上性感女荷官,以此来骗人网赌。
不愿接客的或者不愿诈骗的那就是毒打,或者被逼向家人要赎金,如果交够赎金,或可以被释放。在电诈园区经常会有人无故失踪,其实也就是人被打没了。
而那些颜值不够,家里又没钱,甚至连工作能力都没有的女人,他们就只剩下最后的价值。那就是身上有用的器官被摘除,至于本人则被抛尸大海。而这部分工作则是在公海医疗船上进行,这也是电诈分子所谓的“公海”,每一个人最后被榨干的价值,最终的归宿就是“公海”。在张先生的眼里,这个地方充满了血腥与暴力,说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张先生原本只是想寻求高薪工作,却误上了贼船。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还有遭受非人的折磨。张先生是幸运的,逃离了那个地狱般的地方,然而还有更多的同胞在那受罪。张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遭遇,警醒更多的国人,不会被骗。
事实上,国家也一直在打击电诈,不久前中方与东盟国家一切联合打击东南亚电诈集团,就是从根上铲除,然而即便国家大力宣传反电诈,总有贪图高薪的人,或者心怀侥幸的人被骗。总之,骗局无处不在,出国旅游要保持警觉,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只要控制欲望,电诈就骗不了你。对于打击电诈,你如何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8-17 18:30 商人被骗出国“考察生意”,身陷迪拜诈骗窝点,差点被卖去割器官,家属交20万“赎人”…网友惊了:不是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