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爱战士15岁上北大,25岁自杀,留下的一首情诗,带火了一个世纪

地缘纪实录 2024-11-09 15:39:36

01前言

某哲学家曾说过,“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爱情总是不尽如人意,上一秒天堂,下一秒也许是地狱。

而海子的结局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和大多数小镇做题家埋头钻研题海不同。

15岁的少年海子,早已走出穷山沟。

更是考上了无数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到达的北京大学。

按照剧情,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北大天才,毕业后应该前途无量。

但在留下一首情诗后,海子选择了卧轨自杀,令人惋惜。

海子的自杀曾引起很大轰动,不少人纷纷猜测,为何他偏偏在留下

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诗后的两个月,选择了自杀。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真相?为何这首情诗跨越了一个世纪,还能如此火爆?

单纯追求爱情的海子,在北漂的路途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02文科状元养成记

1964年3月24日,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寂静的查湾村。

查海生,是父母给予这个新生儿的名字,而我们熟知的,是他之后的笔名“海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出身贫农,作为家中长子,海子早早的就承担起了照顾几个弟弟的重责。

老屋门前的池塘,是海子和弟弟童年的天堂。

据弟弟们回忆,童年的海子,夏季和弟弟们在荷塘钓鱼,秋季地里帮父母挖红薯。

甚至在10岁进入中学寄宿时,仍然利用寒暑假星期天,帮母亲在麦地里除草、施肥、收割。

虽然照顾家里的生计,分散了海子不少的注意力。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当别的孩子刚会打酱油时,4岁的海子便凭借优越的天赋。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拿下了村里举办的“毛泽东语录背诵比赛”冠军。

让人咂舌羡慕的还是海子之后的表现。

5岁上小学,因成绩远超同龄人,破格跳级。

10岁读初中,15岁更是以安庆地区文科第一名的排名考上北大,妥妥的“邻居家的好孩子”。

1979年8月,此时的海子,不过十五岁。

家人们还沉浸在他考上北大的喜讯中。

面对前方未知的路途,这位未来的天之骄子在前往北京的路途中,会有怎样刻骨铭心的经历呢?

03北漂学子求学路

背起行囊,在父母的期盼中,海子走进了北京大学。

时代的变迁,首先会映照在文学作品上,彼时的中华大地,改革春风悄然进行。

一种蕴含新内涵的文学题材正在崛起。

正是在这一段时期,青涩懵懂的海子萌发了写作的欲望,开启了自己的诗歌之旅。

在这最高学府求学的几年,海子、骆一禾和西川被称之为“北大三剑客”。

其中,骆不仅是海子诗歌创作之路的同伴,更是海子诗歌卓越的阐释者。

不幸的是,在海子自杀后,骆一禾也跟随朋友而去,令人惋惜。

时间很快来到了毕业季,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教授美学。

这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从此,前途无量

也正是在这里,海子邂逅了那个影响自己命运的女孩。

04天之娇子的爱情陨落记

他本是985高材生,毕业后端起了铁饭碗。

在中国政法大学当起了老师,吃喝不愁的他。

为何在四年后选择卧轨自杀,在这四年里,他究竟遭遇了什么?

有人猜测,海子在爱情之路上的求而不得,是其自杀的真正原因。

这种推论,来源于海子的很多短诗都直接或间接的描述爱情的迷茫。

比如1986年写的《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和1988年的《德令哈》等。

这部分研究者认为,海子作为一个对诗歌创作要求完美的人,对爱情也是如此。

但接连几段不堪结局的爱情,让海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以至于苦闷彷徨的他选择了,前往西藏,寻找答案,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出自1988的《远方》)。

从西藏青海回来的海子。

在得知初恋女孩已为人妇时。

一时想不开,选择了轻生。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爱情版本。

海子毕业后,正值活力四射的青春年华。

1984年下半年发布的《亚洲铜》,让他机缘巧合下结识了那个大眼睛的女孩。

当时的海子,是大学教师,每月工资,除了邮寄给家里补贴,剩下的都投入到了兴趣中。

对于诗歌,海子几近于痴迷,教书的业余,废寝忘食,沉浸在自己的王国中。

正巧这时候,他遇到了欣赏他作品的爱人,因为这个原因,海子觉得。

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诗歌带给他的。

正是由于爱情的滋润,也让他对于诗歌的热爱。

达到了类似于梵高沉迷画画的状态,无法自拔。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女朋友毕业后,要前往南方发展。

这让一贯追求完美的海子觉得,他的人生即将破碎,再加上写的作品,总是会受到非议,这让他的精神和身体遭受巨大压力。

初恋的离去,最爱的诗歌不被世人理解,再加上长时间的胃病,种种折磨让他陷入泥潭。

他决定前往远方散心。

于是海子开启了内蒙古、青海和西藏之行。

旅途的疲劳让海子暂时忘却了爱情和事业不顺带来的的伤痛。

结束行程后,海子觉得一切都会变好。

但事与愿违,无法承受的压力让他每夜辗转难眠,长期的吐血,也让海子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将至。

就这样离去,太过于平凡,总要留下点什么。

1989年1月13日,他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像是预示着自己的结局:听海而生,听潮而寂。

在1989年3月26日,思考许久的海子,带上了喜欢的四本书,斜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

这一刻,回忆好像在倒流。

05后记

他年仅25岁,却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

一身的才华和直率坦白的性格,让他在北漂的路上,收获了不少的粉丝,结交了不少好友。

一句温柔易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他的诗跨越了一个世纪,仍能和我们产生共鸣。

但就是这样一位大才子,却选择在最值得奋斗的年纪,卧轨自杀,其结局令人唏嘘。

很多人提起海子,只会想起他的那句“我有一个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却不知道,那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在面临爱情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下,也曾十分彷徨。

所以当童年池塘盛开的荷花和路边摇摆的桃花,照进梦乡。

身患重病的海子,知道,属于他的时光不多了。

如何让这有限的诗歌,留存于世,唤醒世人眼中的童真。

唯有轰轰烈烈,方能永存不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年03月30日《融入时代芳华 《十月》举办诗人海子纪念活动》

中国作家网2019年03月26日:《姜红伟:海子年谱》

凤凰网读书2022年03月24日:《“在哥哥生前,我们并不知道他是个诗人” | 回忆我的哥哥海子》

海子故居官网:《海子》

0 阅读:1

地缘纪实录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