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红旗家的 H5 PHEV 搞了个大动作 —— 从成都出发,一路开到广州,横4 省,4 天时间里,靠一箱油加充满电,硬是跑出了 1707 公里的成绩。

这事听起来挺玄乎,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混动车型不少,但敢让全国百来家媒体接力实测,还请了公证处全程盯着的,红旗算是头一个。
这次测试路线挺 “硬核”,从成都平原到云贵高原,海拔高差超过 1000 米,啥路况都有:城里堵车、高速巡航、省道颠簸、盘山公路爬坡,基本把日常能遇到的场景全涵盖了。
媒体们轮流开,最终实测满油满电续航 1707 公里,比官方宣称的 “超 1600 公里” 还多了一百多公里。

要知道,这不是实验室里的理想数据,是实实在在的 “实战成绩”。
油耗方面,官方说百公里 3.7 升,虽然实测没公布具体油耗,但按 1707 公里的总续航算,换算下来确实挺省。
而且这车有四种动力模式,纯电、混动、增程啥的,城区短途可以纯电跑,170 公里的纯电续航,每天通勤 20 公里的话,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电费按民用电算,充满才 12 块钱,每公里不到 7 分钱,比坐公交还便宜。
长途就用混动模式,发动机和电机配合着来,既没续航焦虑,又能省钱,对家用来说挺划算。

红旗 H5 PHEV 能做出这个成绩,杀手锏是它家的“鸿鹄” 混动平台。
核心的那台 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 45.21%,啥概念呢?
目前大多数燃油车发动机热效率在 35%-40%,超过 40% 就算优秀,这货直接干到 45% 以上,意味着能把更多的油转化成动力,浪费的少。
而且它还有两项 “独门绝技”:集成式进气技术和分离式排气技术,进气路径缩短了 50%,排气阻力更低,燃烧速度提升 30%,说白了就是 “吃得少,干活多”。

更厉害的是,他们还有一台热效率 48.83% 的发动机在储备,未来会用上,那时候估计会更省油。
电驱部分采用 P1+P3 架构,优化了效率和噪音,系统综合效率 92.5%,电机发力更直接,加速平顺,而且噪音控制得不错,不像有些混动车型高速时发动机嗷嗷叫。
电池是 23.9kWh 的快充电池,支持 60kW 快充,30% 充到 80% 只要 13.7 分钟,比喝杯咖啡的时间还短,应急充电很方便。

而且电池安全做得到位,用了航空级材料,能扛住针刺、挤压、火烧,泡水 120 小时都没事,比国标严格 240 倍,还有云端电池医生 24 小时监控,不用担心电池出问题。
空间这块,红旗 H5 本来就是 B 级车,后排头部空间 956mm,膝部空间 145mm,坐三个成年人不挤,跷二郎腿没啥问题,家用商用都合适。
内饰还是红旗一贯的豪华感,大连屏、软质包裹、氛围灯啥都有,智能语音挺好用,说句话就能控制导航、音乐,支持 “可见即可说”,反应挺快。

红旗 H5 PHEV目前预售价 15.98 万起,合资竞品就不提了,即便是对比国产竞品,如比亚迪汉 DM-i、吉利星越 L Hi・P,也各有优势,但红旗的品牌力和豪华感还是有差异化的。
适合那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用户:日常通勤以纯电为主,省钱安静;长途自驾不用频繁加油,续航扎实;偶尔商务接待,红旗的标也拿得出手。

当然,1707 公里的续航是极限测试成绩,日常使用中,开空调、满载、激烈驾驶等都会影响实际续航,不过按打八折算,1300 公里以上还是有的,依然很能打。
这次挑战赛与其说是秀肌肉,不如说是红旗对自身技术的一次 “公开考试”。
让媒体和公证处全程监督,就是要证明数据真实可靠,毕竟现在新能源车市场 “虚标” 现象不少,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需要实实在在的成绩来打动他们。
红旗 H5 PHEV 交出的答卷不错:续航扎实、油耗低、配置丰富、安全到位,价格也不算高,算是给 B 级混动市场扔下了一颗 “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