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鄱阳湖变成“大草原”,水都干涸了,鱼也搁浅死亡,80万只越冬候鸟该咋办?老规矩,烦请各位观众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免费的赞和关注,谢谢大家。
我们都知道,受到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和干旱的影响,鄱阳湖提前进入低枯水期,原本碧波荡漾的湖面,已经变成青青草原。根据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发布消息,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7.10米,是1951年有记录以来历史最低水位。
作为一个位于长江流域内的湖泊,鄱阳湖在以往都是越冬候鸟迁徙途中,落脚寻找食物的一个绝佳去处。
一般来说,鄱阳湖的枯水期是在秋冬季节,水位下降,碟形湖会依次显露,逐个成为孤立水域。因为碟形湖的存在,可以让鄱阳湖保持浅水位和沼泽特征。越冬的候鸟,可以在这里捕食浅水里的鱼虾螺蚌。
水里有鱼虾,岸边的滩涂有植被,水位下降后,新萌发的植物叶子、根茎块又能给大雁、白鹤等鸟类提供足够的食物。同时,植被的生长还能吸引昆虫,进一步丰富了食物储备。
总之,正常年份的鄱阳湖,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场所,这里有不同的食物类型,方便不同食性的鸟儿取食,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候鸟来这里越冬。
根据江西省官方的统计数据,2021年到2022年环鄱阳湖及五河流域,越冬水鸟的数量超80万只,是世界上水鸟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而鄱阳湖的低水位是它成为候鸟越冬场所的原因之一;因为水位的下降导致湖水变浅,水鸟们喜欢在浅水区内觅食嬉戏。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鄱阳湖低水位枯水期,能对应上候鸟到来的时间,当然是要在正常年份的情况下。
在正常年份的情况下,鄱阳湖水位进入秋冬季节后逐渐下降,滩涂上的植被生长起来,等越冬候鸟,如大雁等到来时,刚好是草嫩叶和嫩芽比较多的情况,这样大雁就能获得充足的食物。
同时,湖水的水位更好又退到合适的程度,涉禽和水鸟都能在水里觅食。枯水期、低水位和候鸟抵达的时间,先后的顺序完美衔接。可是,一旦枯水期提前了,那么这个良好的顺序循环就会被打破。
今天夏天,长江流域遇到前所未有的干旱,鄱阳湖的枯水期也因此提前到来。水位退下去之后,滩涂上的植被开始发芽,便形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原。
可由于植被萌发的时间提前了,等到大雁等候鸟到来时,植被已经过了嫩芽期,叶片根茎变老,纤维变多。而大雁喜欢吃是嫩叶和嫩芽,长得太老的草不符合它们的胃口,这就导致食物选择变少。
同样的,对于喜欢吃鱼虾、螺蚌的候鸟来说,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会导致原先的湿地、滩涂,到冬季时基本完全干涸,甚至干裂变硬,这样的土地根本无法为候鸟提供食物。
就算湿地和滩涂不会完全干涸,可水位降低之后方便夏鸟觅食。大量的鱼类,在夏天被鸟类捕食,将导致越冬候鸟的食物数量下降;加上还有人类去捡走那些搁浅的鱼,进一步压缩了候鸟的食物。
当鄱阳湖的食物不够时,会让一部分候鸟去其他地方越冬;也会有一部分候鸟因食物不够而饿死。
为了保障候鸟的“食堂”,当地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比如从鄱阳湖主航道实施生态调水补水,塑造滩涂和湿地环境;同时,安排人手对老硬苔草进行刈割,以便重新生长新鲜的嫩叶,提供雁类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