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事方法,人人都知道其中的意思,但不一定能学会,那就是“因时制宜”地处理事情。
通俗地理解,就是要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
即使如此,庸人也无法知道其中包含的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在对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呢?这很考验一个人的领悟能力。
王阳明是如何运用的呢?我们可以举一个案例来说明:

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王阳明奉命到南赣剿匪时,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仅用一个方法,就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这是王阳明的心学实践中,非常典型的方法。
王阳明面临的难题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他上任后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土匪有多凶悍,而是自己的兵力严重不足。
明朝时期的官员上任时,并不能带兵马前往,即使王阳明是去南赣剿匪,他没有皇帝的命令,也不能带兵前往。
明朝官制的规定,就迫使王阳明到了南赣后,不得不自己想办法组建人马。每个地方衙门虽然有维护治安的军队,但南赣的情况比较特殊。
南赣的土匪比较凶悍,谁也不愿意在衙门服役,因此,各地的衙门不仅军队的人马数量少,而且几乎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之人。

历任巡抚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在南赣剿匪时,都是调广东、广西的狼达士兵。
明朝时期,在一些偏远的地区,采取了土司的自治管理制度,这些土司手中的人马,就称为狼达士兵,属于雇佣兵。
狼达士兵虽然作战勇敢,但军纪极差,每到一个地方,也和土匪一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剿匪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王阳明可不想因为剿匪而引狼入室,让狼达士兵来祸害老百姓,让本就生活艰难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可是,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用什么来剿匪呢?王阳明用到了“因时制宜”这招。
仅用一个方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什么兵力最厉害?全民皆兵。
全民皆兵并不是王阳明发明的,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规定17岁至60岁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两年时间,开创了全民皆兵的新河。

如果王阳明只是照搬古人的做法,就不能称为“因时制宜”了,他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又能起到围剿土匪的方法,即“十家牌法”。
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兵力不足的问题。
所谓“十家牌法”,就是把十户人编为一组,如果有人通匪,十户都要受到连坐,同时,有土匪骚扰时,以十户为单位,和官兵一起抵御土匪。
王阳明采取这样的方式,是根据形势需求来制定的。
一是可以形成全民皆兵的格局,压缩土匪的生存空间。
南赣的土匪形成时间长,当地有很多老百姓的家人都在当土匪,王阳明通过“十家牌法”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老百姓和土匪来往。
二是可以节省经费。
如果调用狼达士兵,王阳明需要承担大量的军费,这些支出,只能增加老百姓的赋税,不利于稳定民生。
事实上,“十家牌法”有很多缺陷,比如所采取的连坐政策,很受老百姓反感,也限制了老百姓的自由。

可是,王阳明所推行的这个方法,老百姓为何十分支持呢?就是因为王阳明能“因时制宜”。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安居乐业是他们最大的期望,谁也不希望和土匪有任何瓜葛。
王阳明能从老百姓的心声出发,帮助大家稳定民生,消除匪患,自然起到民富国强的地步。
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后,王阳明采用了极少的兵力,将土匪消灭。
王阳明的这些心学思想实践,在《王阳明心学实战》中有更为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订阅、购买。
参考资料:《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年谱》、《王阳明传》、《王阳明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