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参考消息等媒体报道,美俄罕见一致要求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国际关系博弈,也让俄乌局势的发展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先来说说乌克兰内部的情况。乌克兰专门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新形象营销集团调查显示,若举行选举,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现任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在乌克兰公民信任评级中位居第一,支持率达72% ,而泽连斯基支持率仅为49%。
2024年10月,受乌克兰慈善组织“未来研究基金会”委托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扎卢日内在乌克兰居民中的信任度高于泽连斯基。在社交平台脸书上发布的调查文本显示,如果2025年举行新一轮总统选举和最高拉达选举,大约每两位受访者中有一位明确表示会参与投票,另有约20%的人可能会参与。扎卢日内的信任度从2024年4月的75%下降至2025年1月的72%,泽连斯基的数据更低,2024年4月支持率为54%,2025年1月降至49%。
特朗普(资料图)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支持率为62%,排名第二;乌克兰拳击手乌西克支持率为60%,位列第三。从这些数据能看出,泽连斯基在乌克兰国内的支持率不容乐观,面临着来自扎卢日内等人的有力挑战。 再看看美俄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和动作。特朗普任命的俄乌冲突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表示,美国希望乌克兰在今年年底前举行选举,特别是如果乌克兰能在未来几个月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的话。
他称在俄乌冲突期间暂停的乌克兰总统和议会选举“需要被完成”,“大多数民主国家在战时都会举行选举。我认为他们这样做很重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迅速呼应,称“泽连斯基的合法性早已丧失”。美国与俄罗斯罕见地站在同一战壕,共同要求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这背后有着各自的利益考量。 对美国来说,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敌意早已公开化。特朗普嘲讽泽连斯基“只会嘴上强硬”,却依赖美国援助维持冲突,甚至暗示其“拖延停火是为了个人权力延续”。
普京(资料图)
特朗普急于兑现竞选承诺,希望以“快速停火”来提升自己的威望,为下一步布局做铺垫。而泽连斯基坚持“先安全后谈判”,要求北约直接军事介入,在乌克兰部署维和部队,这与特朗普“减少海外驻军”的战略背道而驰。并且,特朗普始终认为他在2020年大选失利,与乌克兰拒绝调查拜登儿子亨特的相关罪行有关,对乌发难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解读为“迟来的报复”。
俄罗斯方面,普京有可能希望通过“借刀杀人”策略,完成对泽连斯基政府的更迭。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言:“只有通过选举产生的新领导人,才有资格与俄罗斯签署长期和平协议。”其真实意图或许是通过美方施压促成乌克兰政权更迭,扶植一个较为“亲俄”的势力上位,实现对乌克兰的“去纳粹化”。
泽连斯基(资料图)
从乌克兰自身角度来看,泽连斯基曾表示,如果冲突结束,并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阻止俄罗斯再次向其发动敌对行动,乌克兰可以在今年举行选举。但目前乌方尚未就特朗普政府上述提议作出回应。另据一名乌方高级顾问和一名乌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尚未正式要求乌克兰在今年年底前举行总统选举。乌克兰“电讯”网站1月8日援引接近泽连斯基的消息人士的话称,泽连斯基已决定再次参与竞选乌总统。
泽连斯基总统任期本应于2024年5月20日届满,不过,乌有关法律禁止在国家战时状态期间举行议会或总统选举。2024年11月,泽连斯基再次签署法案,将乌国家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延长90天至2025年2月7日 。基辅当局认为,如果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举行选举,将会危及乌克兰的凝聚力,让乌克兰面临着俄罗斯的严重威胁;如果不举行总统大选,俄罗斯可能会借着“如何结束冲突一事”,挑拨美乌对抗,乌克兰根本没有与美国作对的能力。
俄乌冲突(资料图)
在这场围绕乌克兰选举的博弈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那就是欧洲国家的态度。欧洲国家普遍担心特朗普上台,但一定时期内还会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包括援助乌克兰依旧是欧洲国家的政治正确。除非面对特朗普的强大政治压力,更为关键的是欧洲各个援乌国家内部的百姓反战声浪持续高涨,会导致执政党被迫减少或终止对乌援助。毕竟援助乌克兰本质是要损害欧洲国家自身利益,包括深陷能源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难民危机等。只要欧洲国家普遍不支持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将不得不接受与俄罗斯的政治谈判。
此外,特朗普还面临美国国内建制派的制约。在特朗普上台前,拜登政府加大对乌援助,包括提供敏感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并招致俄军使用“榛树”中远程导弹加以报复。就算特朗普正式上台,这股顽固的保守势力也会通过各个渠道施压特朗普政府继续援助乌克兰,这本身符合美国军工复合体和反俄势力的主观需求,特朗普必须要权衡考虑,避免执政期间被更多掣肘。
美国军援(资料图)
再来看看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在前段时间的联合国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讨论会议上,美国代表戴琪对中国发难,声称中国未谴责俄罗斯“入侵”、向俄出售军民两用技术设备、是俄发动冲突主要“推动者”。针对戴琪这番颠倒黑白,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我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进行了有力回击。
耿爽表示,中国一直诚心诚意地希望冲突尽早结束,不然中国也不会派出多批代表,在俄乌两国之间反复斡旋;如果中国真要给俄罗斯提供政治掩护,那么根本就不会来参加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讨论会;还直言“如果中国真的给俄罗斯提供了军事援助,那么今天的战场将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 事实上,在俄乌冲突中,中国一直严守中立,希望俄乌两国能坐下来通过谈判来解决各自关切的问题。中国是全球公认的“世界工厂”,在军工产能等方面有着强大实力。
联合国(资料图)
就拿炮弹生产来说,中国在和平状态下都能保证每天生产12万发,北约欧洲所有的盟国2023年一年时间才给乌克兰提供了30万发炮弹,还不到中国3天的产能。俄罗斯由于缺乏弹药,甚至收罗朝鲜和伊朗的弹药用于前线作战。若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炮弹,俄罗斯哪里需要去求助他国呢?再看无人机生产,2023年俄罗斯生产了大约130万架无人机,乌克兰生产了150万架,而中国仅大疆一家公司,就生产了300万架无人机,比俄乌两国加起来还多,且中国无人机生产厂商多达15000家。从这些数据能看出,中国若参与俄乌冲突并支持俄罗斯,冲突形势将截然不同,但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