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临终之际,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就在此后一个多月里,小孟护士一直留在中南海,日日整理着主席的卧室和书房,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她的视线常常变得模糊,神志也会变得飘摇。
小孟全名孟锦云,身为主席的半个小同乡,也是主席身边最后一名护士,毫不夸张地讲,在主席最后的晚年时光中,孟锦云给了他难得的照顾与陪伴,主席如依赖亲人一般感受着她的照顾。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孟锦云只是一位普通的湖北姑娘,1963年4月,身为空政歌舞团舞蹈演员的她来到中南海“出任务”,也就与主席有了一面之缘。
十年动荡之际,孟锦云不幸被裹挟其中,甚至被扣上了“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罪名,沦为人人唾弃的现行反革命。
直到“九一三事件”发生后,主席在孟锦云昔日同事口中得知她的不幸遭遇,亲自下令为她平反,几经辗转,孟锦云成了一名军队医院的护士。
直到1975年5月,在张玉凤的安排下,孟锦云得以回京再度见到主席,在听过她过往遭遇的诸多磨难后,又气又心疼的主席当即做出了一个改变她一生的决定。
“你不要讲了,你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
从那之后,孟锦云成了主席身边的保健护士,而她也渐渐从先前灰心丧气的状态中走了出来,常常陪着主席谈天说地,主席还给了她起了个“孟夫子”的称号。
要说孟锦云来到主席身边之际,领袖的病情已经处于积重难返之势,除此之外,主席的晚年生活并没能享受子孙承欢膝下,甚至与孤苦老人无异,恰恰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孟锦云给主席的生活添了一份难得的生机。
1975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主席生前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女儿都早早前来祝寿,曾照顾过主席的三位护士也来到了中南海,那一天,年迈主席的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
就在护士将主席搀扶到大厅沙发就坐后,孟锦云想了个办法逗老人家开心。
“今天是您的生日,按我们家乡的习惯,孩子要给老人磕头!”
“你的意思是要给我磕头,那我可不敢当,我承受不起噢!”
“您都不敢当,还有谁敢当,我先给您磕!”
在孟锦云的张罗下,大家纷纷乐呵呵地给主席磕头,祝寿的氛围也变得更加热闹,可就在当天晚上,主席又重复了很多遍晚年时常常感慨的那句话。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每每主席如此感慨时,孟锦云总会劝主席不要胡思乱想,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一定会有康复的那一天,在小姑娘的心中,伟大的毛主席一定会一直健在。
或许也是因为从未想过主席可能不久于人世,孟锦云才会跟另一位保健护士小张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张姐,你看,我如今都快三十岁了,我真想要个小孩呢,你跟主席替我说说呗!”
耐不住孟锦云苦苦哀求,小张将她的想法告诉了主席。
“主席,孟夫子想要个小孟夫子啦!”
“再等一年吧,等我死了,她再要吧!”
主席如此回答看似有些不近人情,孟锦云也没有再坚持,可她也一定没有想到,主席的回应真的一语成谶,此后不到一年时间,孟锦云最敬重的主席便撒手人寰,如此,也就有了开篇提到的那一幕。
当年,在主席守灵人长长的名单中,孟锦云也在其中,还是最后一名,也被称为“毛主席最后一名守灵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毫无知名度,可她又与所有人都不同,在主席一生最后489天里朝夕相处、日夜相伴。
至于当年主席没能对她“放行”,也足以说明孟锦云的守护有多重要,以及主席对她那份有如亲人般的深深依赖。
多年后,孟锦云也曾将这段难得回忆公之于众,在她的描述中,一位活生生的主席被勾勒了出来,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反而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者。
要说孟锦云最可贵的地方,一定是她不曾将主席当成高不可攀的领袖,反而用平常心照顾着主席,甚至将他看作是一位普通的老人,理解他的欢笑与泪水,也懂得体谅他的愤怒和固执己见。
如此真实的孟夫子,主席怎么舍得她轻易离开呢?
使命亦然!能有幸成为主席生前最后一位陪护者,也是无尚的荣耀!致敬!
与伟人同行,一生的荣耀。
有幸在主席旁服务,不是一般人,点赞!
伟大的领袖!
伟大又平易一一敬礼!
永远永远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真正的伟人!
伟大
感动啊!
向在伟人身边工作的人致敬!
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唯一的伟人!永垂不朽!
真是一位幸福的好人!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一生幸福健康!
孟锦云
让伟人度过有温情的最后时光的不平凡的人!
怀孕后过度悲伤,会影响身体
好像还健在,祝好人健康长寿!
伟人
非常荣幸!
主席是中国人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