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2”,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潮汕人爱潮汕”的宗旨:让更多的人了解潮汕非遗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今日精彩话题】
作为一个潮汕人,大家对薄壳一定很熟悉。在潮汕地区,夏季时节是薄壳的盛产期。

薄壳这种小巧而鲜美的贝类,成为了当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炒薄壳,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鲜嫩的口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夏日风情。
大部分潮汕人喜欢吃薄壳,特别是金不换炒薄壳更加美味。

在过去的岁月里,民间常挑选其肥大且外壳完整者,洗干净之后拌和粗盐,又把它装入陶瓷瓮罐之中,之后置于阴凉处静置数天,便可食用。吃时视需要捞出一定量,用冷开水再洗一遍后置于小碟盘中,食用时逐粒夹起并在鱼露中泡浸一下,用双手掰开外壳,取食其中的芯肉。
此物能够“降火”生津,特别开胃口,俗名“咸薄壳”,当吃夜粥或大清早喝稀饭时作为佐料最妙。
潮汕人一定吃过很多次薄壳,但如果问你认识“凤眼鲑”吗,相信很多人并不认识。其实“凤眼鲑”就是薄壳的雅名。

明朝的正德皇帝微服暗访民间,一路游山玩水来到东南沿海。不知是怎么搞的,这一天他与随从人员走散了,还迷了路,可他贵为天子又不便声张,再说他的满口北方官话来到南方,老百姓未必听得懂。
总之他无法问路问方向,转了半天又回到老地方。他失去了方寸,且饿得浑身没有力气。这个迷路皇帝摇晃着走到一户人家屋前。累得扒在大门口喘粗气,该家农妇眼看一个远方过路人如此可怜,动了恻隐之心,遂舀一碗剩粥,就着几粒咸薄壳拿给他充饥。

遭难皇帝这时候全没有了架子,甚至顾不得什么叫体面了,也可能是因为这咸薄壳确实味道太鲜美了,他三几口就喝得碗底朝天。
后来,他返回了京城,在寝宫内依然是每天花天酒地,尝尽人世间珍馐,难得的是他念念不忘当时在乡下喝的稀粥,特别是那几颗不知名的小东西,每每对之回味无穷。有一日他又记起这件事,便钦命派送一罐咸薄壳回京城。
但办事的人一看送来的东西,吓了一跳。这,这,这土里土气的俗物儿怎能给至高无上的天子当御膳?难道就不怕丢了身家性命,万一触犯了龙颜怪罪下来,那可是谁也担当不了的啊!
有关的大臣和御厨们经过苦思,终于想出了办法:
一是改换包装,换用精美的玉坛子和玉盘子来装盛咸薄壳;
二是给它起个好名字,便根据它形如凤眼,美味如鲑的特点,而叫做“凤眼鲑”。

果然,当这道不同于以往宫庭食物风格、口味的“凤眼鲑”再次成为正德皇帝的盘中餐时,他吃得津津有味,称赞不绝。而“凤眼鲑”这个名字和它的本身,也确确实实成了雅俗共赏的好东西。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只是作为分享,并无商业化行为!】
——END——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