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大力推进节能减碳的时代浪潮下,公共区域照明升级改造已成为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晶映节能照明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方案,在公共区域节能照明改造领域表现优异,推动行业发展新方向。
一、公共区域传统照明困境剖析
当下,公共区域传统照明存在诸多棘手问题。
(一)能耗负担沉重
以重庆某地下停车场为例,改造350盏 18W 的传统灯管全年持续照明,年耗电量高达 56000度,巨额电费给物业运营带来较大压力 。
(二)感应功能缺陷
单灯感应的灵敏度欠佳,难以达成多灯之间的有效联动,无法依据实际的人车流量灵活地调整照明亮度,致使能源白白浪费。
(三)运维效率低下
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巡检,既耗费大量人力,又难以实时掌握灯具的运行状况。一旦灯具出现故障,难以及时察觉并修复,严重影响公共区域的照明效果。
(四)灯具寿命较短
荧光灯的正常使用寿命一般在 5000 - 6000 小时,传统 LED 灯也只有 1 - 20000 小时。频繁更换灯具,不仅增加维护成本,还造成资源的不合理消耗。
(五)环保风险隐患
传统灯管内含有汞、铅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环保风险不容忽视。
二、晶映节能照明改造方案优势尽显
晶映节能照明改造方案成功攻克上述难题,收获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
(一)经济效益突出
从经济层面来看,晶映 T8 蓝牙智能灯节电优势明显。以 1000 支灯作为参考,相较于荧光灯,每年可节省电费 18 万元;对比传统 LED 灯,每年也能省下 11 万元。重庆解放碑某商圈地下车库经晶映节能照明改造后,350 盏灯的年耗电量大幅降至 7000 度,年节省电费 39200 元,节电率高达 88%。
(二)综合效益突出
在综合效益方面,晶映灯具借助无铅焊锡技术、高密度 PCB 板材、金属黄铜支架以及优化灯珠封装等先进工艺,延长了灯具寿命。其光衰每年低于 2%,5 年总光衰不超过 10%,使用寿命长达 50000 小时,大幅降低了灯具的更换频率。智能调光系统可根据人车活动自动调节亮度,光线柔和且无延迟,大幅提升了公共区域的照明质量与用户体验。通过手机 APP 就能远程调控灯管的开关和亮度,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此外,晶映全系产品采用无铅环保材料,完全契合重庆市低碳基础设施相关考核指标,助力企业朝着碳中和目标迈进,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
三、晶映节能照明实施路径亮点纷呈
晶映节能照明在实施路径上别出心裁。
(一)智能照明系统部署
在智能照明系统的搭建上,采用蓝牙智能三阶调光技术,涵盖车行三阶调光、拐点预判照明以及人体感应照明。该技术能够精细探测行进路线的拐点,提前点亮周边灯具,确保车辆前方始终保持充足照明;当感应区域有人时自动亮灯,并且支持常亮模式的切换,相较于传统复杂的 “大系统” 方案,更为实用高效。
(二)高效节能灯具应用
在高效节能灯具的运用上,晶映 T8 地下车库照明采用创新的智能蓝牙互联技术,实现手机智能操控、精细感应,能耗大幅降低 90%。灯具安装极为简便,无需调试、布线以及组网自学习,可直接替换传统 T8 灯管,极大地节省了安装时间与人力成本。
众多成功案例有力印证了晶映节能照明改造方案的良好成效。重庆解放碑某商圈地下车库改造后能耗降低超 87%,维护成本降低 90%;杭州滨江某商场停车场改造后实际功耗降低 91.6%,每年节省电费约 204000 元。
晶映正凭借技术实力与质量服务,为公共区域节能照明改造注入全新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更高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