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空头支票"访亚遭冷遇中国合作共赢模式强势抢镜

张思涵侃 2025-03-31 17:49:52

美国防长奥斯汀带着"泄密门"丑闻踏上亚洲土地时,中国正与法国签署价值200亿欧元的航空航天大单。这种戏剧性反差,揭开了华盛顿"安全承诺"与北京"经济纽带"的路线之争。

奥斯汀在马尼拉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时,菲总统小马科斯虽表面应和,却在联合声明中删除了涉南海军事行动条款。

日本《读卖新闻》披露,东京方面已要求美方书面确认"钓鱼岛防卫义务",以防特朗普政府变卦。这种信任危机源于白宫近期操作:对韩增收50%驻军费,向台岛出售阉割版F-16V战机,却在芯片领域继续制裁亚洲盟友。

金融时报统计显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成本较2016年增加47%,而同期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62%达到6.4万亿元。当奥斯汀要求日本将军费提升至GDP2%时,日经新闻社民调显示,78%民众更希望政府投资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

就在奥斯汀推销"印太战略"时,法国空客获得中国160架客机订单,中法核能联合实验室在深圳挂牌。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北京直言:"我们需要重新校准对华经济政策。"

这种转变体现在数据上:2023年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1.8万列,德国对华汽车出口逆势增长23%,中国新能源投资为欧洲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

对比鲜明的是,美国对欧钢铝关税导致大众、宝马等企业股价单周暴跌15%。意大利经济发展部长焦尔杰蒂坦言:"当华盛顿把盟友当提款机时,北京正在建设共享繁荣的桥梁。"

五角大楼《印太战略报告》曾预言"2025年中国将成区域主导力量",这个时间表正在加速实现。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突破12万亿,而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至今未达成实质性条款。

当奥斯汀要求菲律宾在南海"展示决心"时,中菲农渔产品贸易通关时效已缩短至72小时。历史性转折发生在3月28日,中国与澳大利亚解决葡萄酒关税争端当天,美国宣布对越南电动车电池组件征收378%反补贴税。

这种截然不同的处世哲学,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所言:"21世纪的国际秩序,将由建设者而非破坏者定义。"

0 阅读:23

张思涵侃

简介: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国际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