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8ae5bfbf7809ffcaa757c974bfdaf09.jpg)
米利托凭借一人之力,把国际米兰从淘汰赛了欧冠决赛,并且独中两元,拿到了国际米兰阔别已久的欧冠冠军,这也是国际米兰乃至意大利甲级联赛为数不多含金量最高的欧冠冠军之一。
对拜仁慕尼黑独进两球,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但是,2010南非世界杯,马拉多纳并没有给米利托机会,实际上老马并不是不重用米利托,而是那届世界杯阿根廷的好球员太多了,堪称黄金一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acb2bc9a9933d3b3c6ed91af24f8c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64b814a7a1094ec6c46281bf92aad0.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9aa44949b6df70eac2bd3159ecb00b9.jpg)
穆里尼奥一直喜欢在意大利效力的球员,如果他成为那一届阿根廷队主教练,肯定会复制国米的阿根廷的中轴线,也不至于成绩不理想,结果世界杯就被以拜仁为主的德国队揍了个4:0。
阿根廷前锋线有梅西,阿圭罗,伊瓜因,特维斯和米利托。
那时候与米利托冲突的位置是伊瓜因,首发中锋是马拉多纳女婿阿圭罗。球王比较喜欢阿圭罗与小烟枪伊瓜因两位,当年梅西也喜欢与阿圭罗配合,特维斯也经常上不了场,就是马拉多纳用伊瓜因,大赛脚就软这就是伊瓜因,也害了阿根廷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7ebcb2ace0671e73f4e1874e38fbe0c.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6eb8f059ab114780291ce74c485056.jpg)
米利托实在是太累了,2010年5月底踢完了欧冠决赛,6月就去了世界杯,当时米利托就有伤在身,穆里尼奥是懂米利托的。
米利托与梅西关系非常好,如果他们两位搭档,效果应该要比和阿圭罗,梅西搭档更好。
对拜仁的比赛,国际米兰全场被动的情况下,穆里尼奥带领国米打出了非常成功的防守反击,来到了赛场米利托就是一位冷血杀手,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机会,米利托的单刀,在射门前摆腿假动作,摆脱拜仁,这就是杀手本色,11场比赛6个进球,粒粒价值千金。
穆里尼奥在比赛前就说过冠军是我们的了,从比赛第一分钟,国米被拜仁压着打的时候,我就是这样的想法。这种冠军气质本可以带到阿根廷的身上,可惜球王只是个好球员,却不是好教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d42a0a2595c5d0048b7ec001782042.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3cb19258118906c8c996079917c6a2.jpg)
米利托适合穆里尼奥的防守反击打法,米利托是国家队常客,但是与阿根廷的进攻流体系不融合,所以米利托打不上主力。
世界杯荷兰队输给了西班牙,那届阿根廷真的是星光闪耀,马拉多纳也无法权衡,里克尔梅也是这个时代的。穆里尼奥一定会把里克尔梅,坎比亚索,萨内蒂,萨穆埃尔组合,国米体系复制过来后,世界杯排场同样可以复制击败巴萨的战法,因为夺冠的西班牙队就是以巴萨阵容为主,更不用提拜仁队为主的的德国队。
2010年阿根廷真的浪费了一副好牌,以国际米兰为代表的阿根廷,对上以巴萨为代表的西班牙,以及以拜仁为代表的德国,这三支球队,本可以让穆里尼奥的冠军历程重演。米利托也没用上,那是马拉多纳无法选择,米利托在阿根廷人才济济的锋线中,也很难立足。
苛责球王没给机会,肯定是言过其实,当然有给米利托机会,但是伊瓜因进球效率更高,还有球王梅西,老马女婿阿圭罗,没有办法,老马的执教能力无法让这些球员兼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2d5c915fed882a18102195f04ff664.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14755562493e61429a75b91f3362855.jpg)
穆里尼奥如果是那届阿根廷主教练该多好,说不定让全世界阿根廷球迷少等12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ede19e76c5c3afca90db2057bbdd2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