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谈判有进展?中企斥资150亿在欧洲设电池厂,没有选在德国

兵器肖宁 2024-12-12 10:22:02

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目前仍未公开重大进展,根据11月下旬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的说法称,两国之间的谈判已经有好转趋势,且“正接近就取消对华加征的进口电动汽车关税达成解决方案”。但这种说法很快被欧盟贸易官员们否决了,表示从来没有听说过此事。所以预计到明年之前,这件事解决的可能性不大;欧盟之前一口咬定对中国征税最高标准为46.3%,这几乎是封死了中国车企对欧出口的途径。

在谈判开始之前,欧盟公开表示希望拿到中企的两样东西:技术和投资。当前欧洲电动汽车行业一蹶不振,从零开始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中国是全球公认的电动汽车行业第一,但欧盟并不满足于和中国合作。他们希望能拿到的是中国的技术转移供应链,或者是中企和欧盟合伙设厂,分享市场创收。只有中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获得低价进入欧盟的门槛标准。这种商业思维恰如在过去殖民时代,西方就以坚船利炮打开其他国家的关税大门倾销工业品一样,现在拒绝其他国家向欧洲“倾销”。

10日中国宁德时代宣布,该公司决定与西班牙Stellantis旗下子公司等四方主体签订协议,拟共同在西班牙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该公司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38亿欧元(大约人民币300亿),也就意味着中企出资大约是150亿元。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中法合资公司地点设在萨拉戈萨市,这将是中国和欧洲最大的一家电池合资厂商,预计将为未来西班牙生产和出口的电动汽车提供能源动力。

令欧洲媒体意外的是,中国电池企业落户选择的是西班牙而不是德国,之前德国被曝最有希望成为中国合作的桥头堡,双方在汽车领域的交流很频繁。西班牙在第一轮对华加税中投下的是支持票,第二轮投票则转换为反对立场。根据该国政府的说法,他们也主张和中国“和平解决问题”。德国虽然两轮关税投票都是赞成票,但德国政府近年来对中国去依赖化路线很明显,加上德国经济发展不行,补贴也跟不上,在德国设厂似乎已经成为非优先选择了。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预计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设厂是准入的“门槛条件”的同时,也有可能为谈判带来很多有利因素。毕竟欧盟给中国设置如此高的关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求中方按照他们的条件来,将企业转移到欧盟本土,既能提供就业岗位、纳税和带动经济发展,又能让该国的电池行业得到进步。但欧盟打中国电动汽车技术的主意,这就另当别论了;在今年上半年摸底调查中,有很多企业不配合欧盟要求的交出“敏感机密信息”,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这一套要挟手段,根本行不通。

2 阅读:217

兵器肖宁

简介:《兵器》杂志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