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有这样一位摄影师,他经常被很多人拿来与布列松等国际摄影大师来做比较,他的摄影作品和摄影理解也被很多人认为直接推动了国内纪实摄影的发展。
他就是侯登科。
侯登科1950年出生于陕西凤翔的一个农村,由于工作调动,他在30岁时才接触到摄影,但是他与摄影的缘分,可能在很早之前就产生了。
侯登科从小喜欢绘画,并且经常自己琢磨绘画方面的技巧,这也使他对其他艺术形式都保持一定的兴趣,1978年他被调到指挥部工会后,他决定自学摄影,并从此开始了二十余年的摄影创作生涯。
与很多摄影师一样,他“出名”是因为“争议”。
1982年,侯登科发表了《子弟》这幅作品:
在照片中,他没有突出人民子弟兵,而是将两个小男孩作为主体,并且后排的几个人民子弟兵由于构图和裁剪问题并没有呈现出身体全貌,这种拍法在当时让很多人不理解,并产生了不小的争议,侯登科也由此开始被注意到。
而更大的争议产生于他在1985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这张照片:
照片名为《出征》,而画面中的主体同样不是军人,而是一个向爱人送别的女大学生,照片中女孩的动作、神态让人动容,情感表现张力十足。
但是有不少人认为批评说这张照片缺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动摇军心;也有人为侯登科叫好,说这张照片表达出了真情实感和实实在在的人性。
侯登科因为这张照片饱受争议且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好在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因而免于追究。后来,侯登科依旧坚持自己的理解,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开始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
可能很多人对侯登科本人并不是很了解,但是《麦客》这组作品,即使是不懂摄影的人,也都曾有所耳闻。
1980-1990年左右,麦客迎来了从黄金年代逐渐走向衰落的现实,收割机的推广让这些肯吃苦的汉子逐渐失去工作机会,徘徊于麦地的他们无所适从而又无可奈何。
侯登科花费数年经历,跟随这些麦客,用相机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可以说侯登科记录的不仅仅是生活,还是一段历史。
1997年,侯登科与胡武功、邱晓明共同推出了《四方城》,这三位摄影师都是陕西人,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西安拍摄了普通社会大众的生活,以及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同时陕西人的作家贾平凹评论其作品朴实无华而又热情饱满,将人、城、时代的关系表现得具有历史性、哲理性和艺术性。
侯登科作为陕西人,始终对自己生活的黄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他在世时,就拍摄了大量的关于家乡的作品,还记录了这片黄土地上的女人,不过直到他于2003年去世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的作品《黄土地上的女人》才得以推出。
侯登科在遗嘱中说,将其所有作品进入市场所得全部用于奖励像他一样工作的摄影师,“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由此被设立,这也是国内第一个民间的、公益的、以摄影家个人命名的纪实摄影奖。
侯登科的工作经历、作品和对摄影的热情,让很多人认识到什么才是纪实摄影,什么样的照片才是有力量的,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旧鼓励着许多摄影师前行。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