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中年女人,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度过,不敢有其它的奢求。可没想到的是,三年前我的婚姻以一场沉默的葬礼画上了句号。丈夫突然的离世,我没有太过伤心,只有解脱般的疲惫。在二十多年的婚姻里,他酗酒、懒惰、逃避责任,而我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扛起了生活的全部重量。直到孩子成家立业,我终于能为自己而活。
单身后的自己本想一个人开开心心的度过后半辈子,可是我的朋友都劝我重新再找一个,毕竟自己还有几分姿色,等到自己年老体衰还能有个伴儿照顾自己。朋友的话像一根针一样刺痛了我,让我燃起了对爱情的渴望。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一位比我大10多岁的刘先生。他斯文儒雅,退休金丰厚,对朋友慷慨,对我更是关怀备至。他常对我说:“我们这个年纪,试婚是最理性的选择。”他的话十分的有道理,毕竟自己不能再遭受情感挫折了。于是我答应了他,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试婚生活。我搬到他家的那天,当步入房间的那一刻,眼前的雕花玄关、真皮沙发让我恍惚,以为走进了童话世界。心中不由得想“原来幸福可以如此体面。”

刚搬进来的那几天,他对我特别的照顾体贴,感觉自己幸福的像花儿一样,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可是好景不长,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傻瓜。每天清晨,我蹲在地上擦拭他乱丢的皮鞋;夜晚,他瘫在沙发上看球赛,我独自在厨房煮一碗冰冷的稀饭。家庭聚会上,他的儿女喊我阿姨,仿佛我是来蹭饭的保姆。最让我心痛的是,他每月只给我300元零花钱,却给儿子转账5000元付房租。
“你不需要花钱,我养你。”他总这样对我说。可当我提出想报个绘画班时,他皱眉道:“学那些虚的有什么用?不如多存点钱。”那一刻我突然看清:他的“养”,不过是把我困在廉价保姆的牢笼里。
年轻时我以为婚姻是救赎,如今才懂,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双向奔赴的。刘先生的“体贴”像一层糖衣:他记得我喝不加糖的咖啡,却从不问我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发呆;他送我昂贵的丝巾,却对我眼角的皱纹习以为常。最让我窒息的是,他总说:“你都这把年纪了,别折腾了。”可他忘了我拼命逃离上一段婚姻,不是为了在另一座围城里重复同样的剧本。
面对着现在的境遇,让我想起了邻居张姐的故事。她60岁时嫁给退休教师老陈,起初也被众星捧月般宠爱。直到老陈中风,她才发现存款全在他儿子账户里,自己连买降压药的钱都要伸手给他儿子要。这让张姐十分的痛苦,一直怨恨自己太傻了。
我曾试图说服自己:“他对我还算可以,忍一忍吧。”可每当他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我的付出时,我就像回到从前一样,那个被当作免费保姆的妻子。
我把我试婚的情况告诉了朋友小敏,她的话点醒了我:“试婚不是让你当免费家政,而是检验对方是否值得托付。”她曾和比自己小5岁的男人试婚,对方主动承担家务、尊重她的社交圈,甚至陪她回老家见父母。“爱情不分年龄,但得看对方愿不愿意为你改变。”

后来我鼓起勇气决定放弃这段感情。收拾行李那天,刘先生追到门口:“我给你涨零花钱还不行吗?”我摇摇头,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楼道里的感应灯忽明忽暗,像极了这段关系的写照——看似温暖,实则飘摇。
写在最后:爱情不是忍辱负重,而是彼此照亮
或许有人会说:“都这把年纪了,将就吧。”但我想说:人生下半场,我们早该明白——
- 爱情不是扶贫,没有谁有义务承包你的一生;
- 尊重比浪漫更重要,连基本体面都不给的婚姻,再有钱也是牢笼;

- 试婚不是借口,真爱你的人,连“试”都不敢敷衍。
如果你也正经历类似的困惑,不妨问问自己:
“这段关系里,我是被珍惜的宝藏,还是随时可弃的备用轮胎?”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探讨:跨龄婚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