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地时间周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做出一项重大举措,向全体员工提出买断方案,旨在使“该机构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重点保持一致“。这一消息确定了CIA大裁员即将开始,一经披露,便在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诸多猜测。
《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的一名助手的话称,这家美国情报机构不仅向员工提供买断方案,还冻结了已经向部分求职者发出的有条件录用通知。在报道中,这位助手并未透露姓名,但表示,如果求职者的背景与中情局的新目标不匹配,其中一些被冻结的录用通知很可能会被撤销。而中情局的新目标包括打击贩毒集团、配合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以及对中国进行遏制。长期以来,中央情报局对自身的预算以及雇员数量严格保密。此次面对外界的询问,也并未立即作出回应。不过,一名中情局女发言人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一举措是为了“为机构注入新的活力”。但这一解释显然难以平息外界的种种质疑,不少人认为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意图。
中情局提供买断方案的这一报道,与特朗普政府对美国政府进行的大规模改革举措相呼应。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致力于精简官僚机构并安插更多忠诚拥护者,已解雇和边缘化了数百名公务员。就在上周,白宫向200万全职联邦文职雇员提供了一个选择,即本周停止工作,但仍可领取薪酬和福利直至9月30日,特朗普试图借此大幅削减政府规模。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方式在政府内部和社会各界都引发了强烈反响,许多人对政府未来的运作模式和职能走向表示担忧。无独有偶,周二早些时候,代表美国政府雇员的工会就已提起诉讼,试图阻止特朗普政府向联邦工作人员提供买断方案的计划。工会方面认为,这一举措可能会对联邦雇员的权益造成损害,影响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这场诉讼无疑将使特朗普政府的改革计划面临更多的法律挑战和舆论压力。
约翰·拉特克利夫曾是美国众议院议员,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国家情报总监。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几天后,他便获得美国参议院的确认,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他的助手称,在特朗普领导下的中情局将更加关注西半球,目标对准那些传统上不被视为美国对手的国家。这一转变预示着美国情报机构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可能会对地区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简称CIA),是美国联邦政府主要的情报搜集机构之一,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兰利 。它下设情报处、秘密行动处、科技处、支援处四大部门。
中情局成立于1947年,由杜鲁门总统根据《国家安全法》设立,其前身是二战时期的战略情报局(OSS)。二战时,OSS负责对轴心国开展间谍活动,为盟军胜利作出贡献。战后,美国意识到和平时期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于是在OSS基础上组建了CIA。中情局主要负责公开和秘密地收集、分析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为美国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它还协调其他国内情报机构的活动,并将情报汇报给美国政府各部门 。与其他情报机构不同,CIA没有执法权,其工作重点是对外情报搜集。在冷战期间,CIA参与了诸多秘密行动,比如企图推翻一些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外国政府。此外,它还负责维护大量军事设备,为可能的行动做准备。历史上中情局的活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和批评。例如在1961年的猪湾事件中,CIA策划并参与了对古巴的入侵行动,试图推翻卡斯特罗政权,但最终行动失败,这不仅让美国在国际上颜面尽失,还加剧了美古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外,CIA还曾被曝光一些非法活动和缺乏监督的问题,这些都引发了公众对其的质疑。
中情局的这一系列动作究竟会如何改变美国情报工作的格局,以及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都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未来,随着特朗普政府改革的持续推进,还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