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赵云丢失街亭,会不会被诸葛亮“挥泪斩杀”?

琅琊左史 2025-02-21 08:59:51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每一步安排,都是苦心孤诣,只有派马谡守街亭一事属于马失前蹄。

北伐前,诸葛亮首先否决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觉得这个计策太过冒险,第一次北伐需要稳扎稳打,在于稳不在于奇,别上来就把家底扔了。

第一次北伐的战略目标就是占领陇右诸郡,把陇右变成东进关中的基地,没打算第一次北伐就拿下关中平原。

诸葛亮让赵云率领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占据箕谷,佯装要从这条道北伐曹魏。

这条道离关中平原近,道路开阔,看起来是最佳的北伐之路,曹魏肯定要把主力部队部署在这条道上。

为了让曹魏相信蜀汉大军走褒斜道,只有派一员大将出褒斜道,而这个时候诸葛亮手下只有一个赵云能拿的出手,让他做这个疑军主将算是至允至当。

赵云作为仅存的五虎将之一,在蜀汉集团有着较高的地位,其他像魏延、王平、马谡等人,资历都不如他,而像张苞、关兴等人,经验又不如他。

诸葛亮算是把蜀汉的牌面派出去吸引曹魏主力,而自己则带着马谡魏延等人出祁山,直奔陇右。

这个时候,曹魏支援陇右的必经之路就是街亭,派谁去守又是一个哲学问题。

按理说,赵云去当疑军,剩下的将领最合适的应该是魏延,但不知为何,诸葛丞相没有选择魏延去守街亭,而是选择了马谡。

有人说这是丞相有私心,想给自己人立功的机会,也有人说魏延爱奇谋,恐不会按照丞相安排守街亭。

我们无法推知丞相的真实想法,但从结果来看,诸葛丞相苦心安排的北伐就坏在街亭用人一事上,只能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他无人可用。

如果张飞、马超、黄忠在世,诸葛亮哪用这么纠结,派马超出褒斜道,赵云守街亭,带着张飞黄忠扫荡陇右不跟玩儿似的。

而如果真让赵云去守街亭,那结局肯定不一样。

赵云这个人虽然在三国时代没有什么辉煌的战绩,但鲜有败绩,他守街亭,肯定按照丞相的部署,当道扎营,在张郃来的路上布置陷阱鹿角,中规中矩,绝不会像马谡一样异想天开的屯兵山上,想从山上往下直冲把张郃打败。

遵守军令是赵云的本色。

以赵云的能力,在街亭布置好防守关隘后,张郃纵有奇才也不能跨越街亭,他只能等曹叡发现褒斜道的蜀军是疑军后派曹真督大军前来,才会给赵云压力。

到这个时候,诸葛亮恐怕已经扫荡陇右,征集好粮草,提大军前来街亭与赵云汇合,曹真和张郃更难跨越街亭。

假使赵云用丞相之策还是守不住街亭,那也不会受到丞相责怪,毕竟这是丞相亲自定的战术,不胜乃兵力不足,非子龙之过也。

再者说,即使是守不住街亭,赵云也不会像马谡一样弃军逃跑,正相反,赵云会聚拢败军,率军突围,张郃如果敢追,那就得让他尝尝长坂坡战神的威力。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怎么可能斩赵云,他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自责给赵云的兵力派少了,然后还会夸奖赵云的勇猛,虽败但仍旧率军力战,把弟兄们都带了回来。

再看看马谡是个什么玩意儿,不遵将令,自大无知,弃军而逃,不杀他不足以正军令、安军心,就他也配和子龙将军相提并论。

0 阅读:7
评论列表
  • 2025-02-21 12:53

    赵云手上的兵力估计跟马谡差不多,在萁谷都顶住了曹魏的主力,怎会守不住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