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神舟十八号明明安全返回,3名航天员的脸为什么肿了?

嵌入式的大杂烩 2024-11-05 08:38:40

文/编辑:嵌入式大杂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就在今天凌晨,神舟十八号的三位宇航员安全返回,可当三人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却有人敏锐的发现。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位宇航员的脸,竟然全都肿了?难道是在返回途中,遇到了什么危险或颠簸么?

可我们明明是安全返回,不可能遇到意外,很快就有网友发现,这并非个例。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神舟十三号的王亚平,到神舟十四号的刘洋,再到更早期的航天员,几乎所有在太空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出现脸部浮肿的现象。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航天员在太空变胖了?

“太空脸”并不是因为航天员在太空变胖了。

因为空间站的伙食虽然丰富多样,从传统的米饭炒菜到各式罐头脱水食品应有尽有,甚至可以“点外卖”。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航天员的饮食都经过严格的营养调配,并不会导致短期内体重大幅增加。

所以太空脸的形成跟胖瘦没有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太空的微重力环境。

地球上的重力会让血液更多地流向腿和脚。

在太空中,几乎没有重力,血液会均匀分散到全身,头部的血液增多,脸就会显得有些肿胀。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就像倒立一段时间后,你的脸也会变红一样,只不过“太空脸”的持续时间更长,程度也更明显。

“太空脸”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却是人体对太空环境做出的无声抗议。

它提醒我们,太空并非人类的天然家园,我们必须正视并克服太空环境带来的挑战。

“太空脸”的潜在影响

如果说“太空脸”只是太空环境对人体影响的冰山一角,那么更深层次的危害则隐藏在水面之下。

图片来自于网络

微重力环境,不仅会改变血液循环,还会对大脑产生微妙的影响。

长期在太空中生活,航天员的大脑会有点儿“胀大”。

这种现象类似于长期卧床的人,由于血液倒流,大脑也会出现充血膨胀,导致身体反应迟缓,还可能引发记忆力减退。但航天员似乎并未深受其扰。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是否意味着微重力对大脑的影响是良性的?

目前尚无定论,因为航天员的案例数量有限,不足以得出确切的结论。

或许微重力对大脑的影响只是暂时性的,也或许,潜在的危害尚未显现。

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才能更全面地评估太空生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图片来自于网络

太空,并非一片任由人类驰骋的乐土,别看有些变化很小,其实背后可能藏着大风险。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场与未知的博弈中,最终赢得胜利。

空间站的“伙食标准”

还记得在中央电视台节目《朗读者》第三季中,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朗读的画面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他们的脸庞似乎比在地面时更加圆润,引发了人们对空间站“伙食标准”的种种猜测。

有人认为,空间站的生活条件优越,航天员们“吃胖了”。

与早期航天员只能吃“一口食”的时代相比,如今的空间站食品种类丰富,多达120多种,从传统中餐到西式点心,应有尽有。

航天员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定制食谱,还能从地面“点外卖”。

图片来自于网络

比如说,山西的航天员景海鹏在太空中特意加了老陈醋,而叶光富也在太空尝到了三种不同馅料的水饺。

然而,这种“变胖”的猜测其实是一种误解。

航天食品并非简单的补充营养、调剂口味,而是凝聚了大量科技成果。

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出现味觉减退、食欲下降的情况。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此航天食品在口味、营养搭配等方面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航天员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

所以太空餐桌上的科技盛宴,是为了保障航天员的健康,而不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口福”。

除了“太空脸”和微重力对大脑的影响,还有更多潜在的健康风险隐藏在看似平静的太空环境中。

太空对宇航员的影响

工作340天的美国航天员凯利回到地球后,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颈动脉也变粗了,皮肤还出现了水肿,甚至连DNA都发生了变化。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些变化绝非偶然促成。科学家归纳出数种关键影响航天员健康的因素,失重不过是其一罢了。

更严重的威胁来自宇宙射线,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像盾牌一样,保护我们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而在太空中,这种保护几乎不存在,宇宙射线是由高能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会对人体细胞造成伤害。

图片来自于网络

线粒体就像是细胞的能源站,负责给细胞提供能量。

而宇宙射线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导致细胞能量供应不足,甚至引发细胞变异和癌变、基因突变等

虽然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受损的DNA可以逐渐修复,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

除了宇宙射线,失重也会对人体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在地球的重力环境中逐渐演变而来的。

在太空中,缺乏重力会让骨骼和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压力刺激,结果就是骨头变脆,肌肉变弱。

尽管借助补充维生素等手段能够稍作缓解,然而要彻底弥补所造成的损失,实非易事。

通常需要在地面进行2年以上的功能性恢复和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太空中待久了,肌肉会变弱,为了防止肌肉萎缩,空间站里有专门的健身设备,宇航员每天都要坚持锻炼。

即便如此,一些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仍然会出现快慢肌肉衰退症,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尽管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会接受系统性的治疗和调养,但一些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有些航天员可能会因为辐射、身体机能下降或感染特殊细菌而长期生病。

太空生活可不是浪漫的旅行,而是一场充满挑战的生存考验。

别小看那些细微的变化,里面可能藏着大风险。

结语

从“太空脸”到潜在的健康风险,太空生活对人体的挑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停止探索太空,恰恰相反,这些挑战,正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已经让中国从被技术封锁,到成为其他国家主动寻求合作的对象。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是几代航天人努力的成果,也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实力,总的来说,太空探索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会。

我们必须正视太空环境对人体的潜在风险,并不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类在太空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最终实现星辰大海的梦想。

参考信息

飞船回来了,人还在天上!“常驻”宇航员要面临哪些挑战?

北京科技报

2024-09-09

神十六返回,航天员出舱后为何脸部浮肿,需要被抬着走?

大河网

2023-10-31

中科院物理所2024-02-22《生活在空间站的宇航员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际在线2023-02-26《太空中的“国泰民安脸”不见了?“瘦”下来的刘洋在线对比→》

0 阅读:22

嵌入式的大杂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