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莲温差上色,海拔梯度测试,高山民宿案例,控温设备选择
在多肉植物的世界里,露娜莲可是非常受欢迎的一款。它有着独特的外形,叶片紧凑,呈莲座状排列。露娜莲的叶片尖端是迷人的红紫渐变色,就像天边的晚霞,而叶面在充足的光照下会呈现出淡淡的粉蓝色,这种色彩组合让它看起来如同从童话世界走来的精灵。不过呢,在种植露娜莲的过程中,很多花友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先说说温差对露娜莲上色的影响吧。在华北地区,像北京这边,不少露娜莲爱好者发现,夏天的时候,白天温度能达到30多度,这时候如果浇水过多,露娜莲就会徒长,叶片变得又细又长,颜色也变得很暗淡。但是到了晚上,只要温度能降到15度以下,持续几天后,你就会发现露娜莲的颜色开始变得鲜艳起来了。这温差的作用可真是不容小觑。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北京的花友,之前总觉得自己的露娜莲颜色不够好看。后来他专门找了一个小温室,在晚上把温度控制在合适低温的范围,在温差的作用下,没过多久,露娜莲的颜色就变得美极了。
再聊聊海拔梯度对露娜莲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比如说在云南的一些高海拔地区,比如梅里雪山脚下。这里的温度变化很大,而且光照时间、强度和水汽含量等都和低海拔地区不一样。有位当地的网友分享过他的经历,他在梅里雪山脚下的村子里发现,那里种植的露娜莲和在昆明种植的表现完全不同。在高海拔地区,露娜莲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是由于昼夜温差极大,露娜莲的颜色更加浓郁,而且叶片的质感也更好,就像是经过了大自然的精心雕琢。相比之下,昆明海拔较低,气候比较温和,虽然露娜莲也能正常生长,颜色就没有高海拔地区的那么鲜艳。这也给了我们很多种植户一个启示,如果想要露娜莲呈现出更好的状态,不妨尝试模拟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高山民宿的一些案例了。在一些高海拔的山地高山民宿,比如四川的四姑娘山附近的高山民宿。民宿老板们为了营造独特的景观,会把露娜莲等一些多肉植物放在室外不同的位置。他们发现,在靠近悬崖但避风的地方,露娜莲能接收到充足而强烈的阳光,并且受到山谷风带来的较大温差影响。这里的露娜莲生长得特别茁壮,颜色绚丽多彩。而放在山谷底部比较荫蔽潮湿的地方,露娜莲就显得病恹恹的。这就说明在选择种植位置的时候,光照、通气和温差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在温度适应性方面的情况。像玉翡翠,它也是一种很漂亮的多肉,叶色常年都是清新的蓝绿色。和露娜莲相比,玉翡翠对温度的要求就没那么敏感。在华南地区的广东,温度普遍比较高,尤其是在夏天。有个佛山的网友说,他发现玉翡翠在30度左右的高温下,只要保持适当通风,就能够正常生长,颜色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露娜莲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变得很糟糕。再看紫弦月,它是垂吊型的多肉,很适合放在阳台或者窗外。紫弦月在温度适应性上和露娜莲有些相似,都比较喜欢温差大的环境。比如在贵州的一些山区民宿里,紫弦月在有较大温差的环境下,花朵盛开得特别旺盛,颜色也特别鲜艳。还有桃蛋,桃蛋的叶片是圆润可爱的粉红色。桃蛋相对来说耐热性还不错,但是耐寒性就比较差。在东北的冬天,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桃蛋的叶片很容易冻伤。相比之下,露娜莲在东北的冬季,如果能放在室内有一定的控温设备辅助,还是比较容易度过寒冬的。
控温设备的选择对于露娜莲等多肉植物的种植也非常关键。在家庭种植的场景下,像那种小型的加湿箱就很不错。比如在上海有一位多肉植物爱好者,他的房子不大,没有专门的大温室。他就买了一个小型的加湿箱,可以在箱子里设置温度和湿度。他把露娜莲放在里面,能够精准地控制昼夜温差。早上可以把温度调高一点,让露娜莲充分享受光照,到了晚上,再把温度慢慢降低,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温差变化。这样种植出来的露娜莲颜色特别好。还有一种水帘降温系统,这在一些多肉植物基地比较常见。比如说在江苏的一个多肉基地,夏天温度很高的时候,水帘降温系统可以让基地内的温度降低好几度,保证了露娜莲等多肉植物的生长。但是对于家庭少量种植来说,这种方式可能就有些过于复杂和昂贵了。
再说说湿度对露娜莲的影响吧。在西北地区,像甘肃的张掖。那里气候干燥,有个当地的养殖户发现,在种植露娜莲的时候,如果不注意湿度的调节,露娜莲的叶片边缘就会慢慢干枯。所以在张掖那边,他们就会偶尔用喷雾瓶给露娜莲周围的环境喷水,增加空气湿度。而在四川的盆地地区,湿度比较大,多肉植物的排水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有成都的一位网友说,他的露娜莲因为种植的土太黏重,加上湿度大,根部就腐烂了。后来他换了疏松透气的颗粒土,又注意排水,露娜莲才慢慢恢复了健康。
在种植露娜莲的时间方面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每年的春季3 - 5月是露娜莲的生长期。这个时候温度适宜,光照时间也在逐渐增长。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比如杭州,这个时候种植露娜莲,大概一个月左右就能看到明显的生长迹象,叶片会慢慢变肥,颜色也会开始变化。而在北方,比如哈尔滨,因为生长期相对较短,可能需要到4 - 6月才能开始看到露娜莲有比较好的生长状态。
从花盆的选择上,也能看出对露娜莲的不同影响。在南方一些潮湿的地区,使用塑料盆种植露娜莲就很容易导致积水烂根。有个福建的网友之前一直用塑料盆种露娜莲,结果露娜莲老是生病。后来换成了陶盆,陶盆透气性好,露娜莲的生长就健康多了。而且陶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高温,这在炎热的南方夏季是很重要的。
在土壤配比方面也有不少讲究。在华北地区,露娜莲的土壤一般要偏向疏松干燥一些。有个石家庄的朋友,之前用普通的园土种露娜莲,结果露娜莲长得特别慢,而且颜色也不好看。后来他调整了土壤配比,用了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混合,比例大概是3:2:1。这样的土壤既透气又保水保肥,露娜莲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得很好。
回到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露娜莲温差上色的问题。其实不同地区的人们为了达到理想的温差效果,都各有各的办法。在福建的一些沿海地区,由于夜晚经常会有海风,有花友就把露娜莲放在朝东的阳台,这样可以白天接受充足阳光,晚上吹海风降温,也能形成一定的温差。而且在不同的海拔进行种植的对比也很有趣。比如在西藏林芝的鲁朗小镇,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多变。这里的露娜莲和在福建平潭岛种植的露娜莲相比,鲁朗小镇的露娜莲就像是被大自然赋予了神奇的力量,颜色浓郁得让人惊叹。
从露娜莲的繁殖角度来看,不同温度和环境下也有一些差异。在华南温暖地区,露娜莲可以通过叶插繁殖。有个海南的网友,他发现只要在合适的温度下(20 - 30度左右),把露娜莲的叶片放在湿润的沙床上,大概一周左右就会有芽点出现。但是在东北寒冷地区,叶插可能就不太容易成功。因为寒冷的气候会影响芽点的萌发。
在室内种植露娜莲的时候,光照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因素。在北京的写字楼里,有很多办公室白领也想在办公桌上种一盆露娜莲。可是由于写字楼的光线多是人造光,而且灯光的光谱和自然阳光不完全一样,露娜莲的生长就受到了影响。有个北京国贸的白领就说,他的露娜莲在办公室里种了三个月了,颜色还是淡淡的,叶片也没有那种紧凑的状态。后来他给露娜莲配了补光灯,模拟自然阳光的光谱,没过多久,露娜莲的状态就好起来了。
再说说在不同地形种植露娜莲的情况。在山东半岛的丘陵地区,有个威海的花农发现,在朝南的山坡上种植的露娜莲,吸收阳光的效果特别好,生长速度很快。而在向北的山坡上,由于光照时间较短,露娜莲的生长就相对缓慢一些。
在种植露娜莲的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的问题。在南方多雨的广西,有个桂林的网友发现,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露娜莲容易受到蚧壳虫的侵害。他试过用药剂喷洒,也试过物理隔离的方法,最后发现用棉签蘸取酒精,轻轻地擦拭有蚧壳虫的叶片效果最好。而在北方干燥的地区,露娜莲一般很少受到这种虫害的困扰。
在不同的季节,露娜莲的状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夏季,尤其是在华南地区的高温季节。广东潮汕地区有个花友表示,露娜莲在7 - 8月的时候生长会变得很缓慢,而且容易黄叶。这个时候他就把露娜莲放在半阴的地方,减少浇水的频率,以此来帮助露娜莲度过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季,露娜莲就像被唤醒了一样,开始茁壮成长。
我们在种植露娜莲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时间等因素不断调整我们的种植方法。比如在西北干旱地区,我们要注重湿度的补充;在东北寒冷地区,我们要注重保暖;在华南高温潮湿地区,我们要注重通风和控水。
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在一片既没有山区那样明显温差,又没有海边湿润空气的地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组合方式来尽可能地给露娜莲创造一个接近理想生长的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