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
这寥寥数语,却道尽了中年男人的辛酸与无奈,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父母口中的骄傲,是妻子心中的依靠,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
人到中年,男人仿佛就被无形的枷锁牢牢锁住。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他们关心照顾;下有年幼的子女,需要他们教育培养。房贷、车贷像两座大山,沉甸甸的压在他们的心底;孩子的特长课、辅导班如同无底洞,不断的吞噬着他们的钱包。
人到中年,男人年轻时的爱好与梦想便只是梦想了。工作的繁杂与压力,生活的责任与琐碎,足以让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现实起来。曾有人问一位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中年男出租车司机是不是很喜欢开车,司机沉默数秒,才平淡的说道:“我年轻时喜欢弹吉他,曾想成为边走边唱的流浪歌手。”
人到中年,男人在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职场竞争日益激烈,高学历的年轻一代如潮水般涌来,他们必须更加努力的工作以保住自己的职位。而一旦事业出现波折,比如面临降职、裁员等困境,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是难以言表,那不仅仅意味着收入的减少、面临应聘时限龄的窘境,更关乎尊严与自信的崩塌。
人到中年,男人肩上的担子愈加沉重。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们常常加班加点、熬夜应酬,身体在疲惫中日益透支,只为赚钱养家;回到家里,有时还要面对妻子的抱怨和孩子的吵闹,他们只能强打精神,去应对生活的鸡毛蒜皮,只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年男子,为了节省十几块钱的打车费,在深夜的雨中独自走了几公里回家,到家后,淋得如落汤鸡般的他却强装欢笑,对家人说他是聊发少年狂,想重温一下年轻时的浪漫。其实他并不是吝啬,而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用来偿还房贷、支付孩子的学费和家庭的日常开销。这就是中年男人,他们在生活的重压下,默默的承受着一切,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
社会对中年男人总是有着过高的期待,认为他们应该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人生赢家的霸道总裁毕竟寥寥,绝大多数的中年男人还是在为生活苦苦奔波。为了住的能再宽敞一点,为了生活能再宽裕一点,为了孩子的起点能再高一点,他们始终在诠释着中年男人的担当与坚强。
有时,他们下班后并不直接回家,而是找一个无人的角落,或者独自躲在车里,一根接一根的抽烟,眼中满是疲惫和迷茫,此时,他们才得以尽情的放松自己;休憩片刻后,他们揉揉惺忪的双眼,搓搓下巴的胡茬,面带轻松的笑容,走向那一盏温暖的灯。
这就是生活,中年男人的生活,被生活绑架的中年男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