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此方雏形见于晚清浙派医家王孟英手札,经民国时期沪上名医陈存仁改良定型。1957年首届全国中医代表大会曾专题研讨此方,现代研究证实其改善脑血流作用显著。
服用禁忌: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孕妇禁用;阴虚火旺者慎用。
组方配伍:石菖蒲10g,郁金10g,半夏12g,陈皮10g,甘草10g,枳实10g,竹茹15g,水蛭6g,决明子15g,焦山楂30g,葛根30g,丹参20g。(其中水蛭,观察耐受性后可逐渐增量至10g)
加减化裁:若喝水容易呛到、舌头僵硬说话不清楚可加川贝10g、炙远志10g;上肢偏瘫加桑枝15g、白花蛇6g;下肢瘫痪加桑寄生20g、川断15g、土鳖虫10g;舌红唇红口干加石斛12g、麦冬15g、焦山栀10g;手脚肿得像馒头加薏苡仁30g、防己12g、红花10g;血压高加夏枯草15g;心烦易怒加丹皮12g、合欢皮15g;眼皮嘴角抽动加天麻15g、钩藤20g(后下)、石决明30g(先煎);大便不通加火麻仁15g、杏仁12g;小便失禁加桑螵蛸10g、益智仁15g。
制备工艺:水蛭需用黄酒浸炙减毒,菖蒲后下,煎煮不超过15分钟,决明子需文火微炒至香气出;每日1剂,水煎晨起空腹、睡前分服。
功效主治:通窍逐瘀,涤痰醒神。主治痰瘀阻络型脑络失养症(对应西医脑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症见:反应迟钝、言语謇涩、善忘呆钝,舌暗红苔腻,脉沉滑。
方解:痰瘀互结是血管型痴呆的常见证型,此方属于温胆汤的加减,方中半夏、陈皮、竹茹化痰浊,水蛭、丹参、焦山楂活血化瘀,符合“豁痰开窍、逐瘀通络”的治则,契合痰瘀同治原则。长期服用可加黄芪15g、茯苓15g,兼顾健脾益气,减少攻邪伤正风险。服药期间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尤其老年患者。
(注:文中所述方剂仅供参考,实际使用须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好历害的验方.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赞][赞][赞]
如果说这方子,阴虚不能用,就是乱编的!!此方凉药多,怎么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