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要注意的七个大问题

老王文化 2025-01-03 22:48:43

在书法界流行一句话:自学书法等于自杀!

这句话可能有那么危言耸听,但也从侧面说明自学书法的艰辛——每走一步前方都有无数的歧路等着你,稍有不慎就会踩坑。

学书法除了学成功人士的经验外,多看看失败者的经验也很重要。今天我们运用反证法列举大家最易踩的七大坑,希望为你减少试错成本,从此高效练书法。

一、天天通临

要说练书法的第一大坑,非“天天通临”莫属,可以十二分绝对地说,此错只要是认真练字的人几乎人人都犯过(反而那些江湖人士很少犯)。

你不妨马上检查下自己曾经或者正在这样做:一本帖上手,从来没有认真读过帖,没有分析运笔,结字,提笔就抄,通篇通篇地“抄”。

甚至更夸张的是有人为自己制定所谓的计划:先把《兰亭序》临100遍再说,或者每天写500字什么的,美其名曰在下功夫。

岂不知,你这是以四肢的勤快掩饰头脑的懒惰罢了。

赵孟頫曾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充分说明古代大师的学书方法,绝不是简单的数量+时间的积累。

“古刻数行”告诉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字,“专心而学”也不是告诉我们要把“数行字”抄100遍,1000遍什么的。

而是要学古人的运笔、结字原理。有人可能只是为了练而练,最后变成了机械运动而已,这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对此问题,书法功课曾经发过启功先生的相关文章有过精彩论述,大家可以搜索查看。

二、临帖太快

在交通事故中有句话常说,‍你不是跑的太快而是飞的太低。

的确,我们大家开车时轮胎的抓地力(摩擦力)和速度是呈反比的,速度越快轮胎的抓地力越小。反之,轮胎的抓地力越大。

同理,当我们还不太熟悉运笔时因为运笔太快往往会一划而过,这样抓纸力不够,墨是浮在纸面上的(非入木三分),专业术语是“留不住笔”。

有人误以为,成熟的书法家写字或者写草书时都速度很快,其实不然,写草书不是一味地求快快,而是要“稳、准、狠”。

初学临帖更不要说,只有慢下来才是能观察,体会、学会古人更多的运笔细节,反之只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什么都学不到。

三、轻率择帖

书法家白蕉曾说,择帖犹如找对象,长的好看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尤其是书法者初学一开始就因为择帖不慎,坚持数年收效甚微。一般来讲,宁选墨迹不选碑刻,宁选正书不选行草,宁写中楷不写小楷。

四、笔笔中锋

书法发展到小篆这里、中锋用笔发挥到了极致。毋庸置疑中锋是每个书法人必须熟练掌握的运笔方法。

但同时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在楷,行,草,隶书中绝对的笔笔中锋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

笔法起源,成长告诉我们,早期的甲骨文朱书和后来的简牍书都有大量的侧锋用笔。

中锋取势,侧锋取妍才是合理的运笔方法。

有些朋友学书法迷信于所谓“笔笔中锋”,结果一下笔就小心翼翼胆战心惊,要知道写书法和开车一样永远是个胆大心细的活儿。

自古以来关于怎么样才是“中锋”也是众说纷纭。

那么“中锋”该怎么理解才对呢?堂主以为魏启后先生的一句话点到了要害——“骑自行车不倒,就是中锋”。

我们骑自行车不可能一直保持绝对的直线行驶,自行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也不可能一直保持在一条线上,轮胎和地面的接触点也会一直左右切换。

只要轮胎(笔锋)能保持“抓地(纸)力”而不翻车就可以了,用笔亦是如此。

五、书写姿势

说到执笔、运笔姿势的问题,相信大多数人是一脸茫然的。

不是说不会拿毛笔而茫然,而是太多人压根就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运笔的动力形式。

堂主说的动力形式包括:手指拿笔的姿势;

指、腕、肘、全身的配合问题;

手腕和纸的距离;

肘部靠在桌子上的位置等。

当然每位成熟的书法家都有其成熟的动力形式,同时他们每个人的运笔方式又是千差万别的。有人主张运指、有人主张腕、有人主张肘和全身都运,总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全身力到论:影响了几代人的书法观》这篇文章看看。

我们以一分为二的视角来看,什么单苞法,双苞法,五指执笔、三指执笔等运笔、执笔方法都有其利弊得失。

重点要看你是写什么书体,适不适合你的生理特点了!对此因为篇幅所限,以后再论。

六、不学理论

不可否认学书法是手脑并用的一项活动,“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都是不可取的。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蔡邕《九势》)。

书法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形态,千百年来不仅留下了经典法帖,也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这些古代书论有些是探讨书法本质的,有些是讲述学习方法的。

这些理论著作,不仅帮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对书法的认识论,还可以通过书论学习古人的学习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书法的重要参照。

当然书法在古代并不是一门专业,也没有系统的学科体系,更因为是人文艺术类的缘故,思维方式显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也会让很多初学者摸不着头脑。

七、轻视工具

堂主在公众号后台经常收到书友文问,堂主用的毛笔或者怎么选毛笔,纸张等问题。

今天乘此机会给大家简单说说。文末的两款笔是堂主经常写小行书用的(注意是小行书),既然有朋友问,今天在这儿放出来,供大家大家参考吧。

书法初学者甚至是有些资深的习书者平时重点关注笔法,字法、章法等知识,往往最易忽略工具材料的选择,甚至有一分部人以“ 善书者不择笔”来掩盖对工具材料的盲从。

岂不知“不择纸笔”的前提是你首先得是“善书者”如果你想着自己也不择纸笔,那你的有欧阳询的功夫技巧才行。

另外需特别注意一点,不同的纸笔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曾经碰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位书友购买了我们的文房产品“右将军纯狼毫笔”,收到货后反馈我们说,此笔太软没有弹性。

当时要求他发写字的视频来看看,结果一看视频太意外,这位书友把出锋3.5cm的狼毫笔压到笔根写大字!可想而知他怎么可能会写好字呢!

任何毛笔压到笔根都不可能会自动恢复原状,如此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只能是鞋刷子。

何况“右将军狼毫笔”是纯动物毛制作、适宜5cm上下的小字,写小字则主要是用笔锋,用笔不宜超过两分笔,如果下按太狠一则发挥不了纯狼毫的特性,二则用不了多久毛笔会因散锋而报废。

所以,不懂笔性而乱整,利器在你手里也是浪费啊!

—END—

0 阅读:37

老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