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60年代老照片,虽然很贫穷,但也是一个全民都激情的年代

南斋孤风 2023-02-07 22:59:15
1966年,北京,《人民的好总理》

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离世后联合国首次下半旗吊唁。总理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祖国人民无法忘记的一生。总理,人们一直思念您。

1968年,北京北海公园,《好朋友》

这组照片拍摄于1968年北京的北海公园,照片中的青年意气风发,面对镜头的他们笑容十分灿烂。不知照片中这些当时正值壮年的青年是否还健在,但新中国的发展却是离不开他们在那个艰苦年代的辛勤付出。

1965年左右,北京附近,《热烈欢送》

这是外国人Edouard拍摄到的照片,照片中的村民正在欢送他们的客人,那时候的人们淳朴可爱,欢迎欢送都是发自内心,却是不像现在,不过是过场和工作罢了。

1966年,北京,《意气风发的青年》

这是外国记者Jean Vincent在北京拍摄到的照片,照片中的年轻人都看着面前这个皮肤和他们不一样的外国人。所有的人都很热情,他们都高举人手一本的伟人语录,这本书可以说是当时青年人的标配,因为里面的内容可以让人的思想得到升华,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可以说是黑暗中的一束光。

1969年4月,《庆祝大会的召开》

正在田间劳作的青年正在休息,田间摆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和标语,庆祝于1969年4月召开的伟大会议。人们劳作之余也不忘阅读伟人语录,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阅读能让劳累的身躯感到不那么劳累,人们会更加有目标。

1966年,《欢迎光临》

这是一张原本就是彩色的照片,由外国人拍摄,照片中的小朋友憨态可掬,他们正在高声歌唱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从他们身上的衣服来看,可以很好地说说明了当时社会普遍的家庭状况。虽然贫穷,但这并不妨碍小朋友们面对新鲜事物的热情。

1966年,上海,《当年的阿斯顿马丁》

这是一辆只有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才认识的汽车,你们知道这辆车是什么牌子的么??外国人给这张照片备注为:由国有汽车厂生产的超奢华汽车。其实不得不说,这辆车的造型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我觉得真的很好看,你们觉得呢?

1966年6月,《展示力量》

这张1966年由外国人拍摄到的照片,很好地展现了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就连这样的小孩都已经参与到了“某革”运动中来,说实话我对这段时间的观感非常之不好,幸好后来被取缔了。

1965年,中国香港,《花拳玉腿》

这里是香港的市中心的剧院门口,65年的香港还保留了不少这样的黄包车夫,因为出租车这种东西在当时还属于稀缺物件。墙上的画报展示了马上要热映的电影,却是不知道一个外国女子演的“花拳玉腿”是什么样的,我要去搜来看一看。

60年代,西藏,《田间的欢乐》

照片中的藏族青年正在弹奏了一种藏族的特有乐器,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马头琴么?在中国西南遥远的青藏高原上,社会主义的春风一样吹拂到了这里,

0 阅读:72
评论列表
  • 2023-02-08 13:54

    1966年,北京,《意气风发的青年》那张,如果不看介绍,不注意看,老子还以为他们手里是拿手机拍照呢。

南斋孤风

简介: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