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酒馆茶色
编辑ICJ
--------

人这一生,生老病死再所难免,
国人大多数情况下都讲究一个入土为安,落叶归根。

早些年没那么规范时,我们大多数也都是土葬,
而且有的地方宗族观念意识比较强,还会有祖坟、宗祠之类的设置。

大洋彼岸的英国王室们对于下葬这件事上,
也挺讲究,只是和我们这边不太一样。
即使到了现代化社会,很多时候也都是死了不烧,
装进铅棺埋教堂底下,跟祖先埋一块儿。

位于唐卡斯特的圣乔治大教堂,
地下的陵墓里躺着1800多号以前的英国王室成员,
就连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在那儿。
他们这习惯打哪来的,另外那么多人都埋那,地方不挤吗?

其实吧,英国王室这埋教堂地下的习惯,
跟基督教离不开关系,以前英国讲究个君权神授。

他们信离教堂越近就越靠近天堂,所以死了不爱烧,
也不随便埋土里,多半得葬到教堂底下。

圣乔治教堂算是王室的大本营,那儿地下墓室里睡着1800多号人,
从老早的国王到后来的贵族,一个挨一个躺那儿。

教堂上头还得办活动,底下放着棺材,
既不能乱了上面的规矩,也得让死人安稳点。

早年间,王室弄的棺材全是石头挖出来的,
整块大石头凿成棺材形状,里头放上遗体,盖子一合,密封得挺好。
石棺沉甸甸的,摆教堂底下不怕挪动,还能挡住点味儿。

那时候没啥别的想法,就是死了这么放着,
能跟祖先一块儿待着,图个家族团聚的意思。
圣乔治教堂地方有限,不是谁都能挤进去,
一般得是国王、王后这种顶尖人物才有资格。

普通点儿的王室成员,就得去别的教堂或者墓园凑合,
比如弗洛格摩尔那儿,也是个老地方。

这规矩传了好几百年,教堂上头人来人往,
婚礼、祈祷啥的没停过,底下却静悄悄的。
石棺放久了,有的烂得快,有的还能撑着,可味儿总归有点跑出来。

活人闻着不舒服,可也没啥好办法,
毕竟祖宗都这么干,谁也不敢随便改。
王室这帮人就这么守着老传统,教堂底下塞满了棺材,日子照样过下去。

时间长了,王室埋人的法子也得变变样。
石棺虽然结实,可夏天一热,味儿挡不住,防腐也差点意思。
后来他们琢磨出用铅棺,效果比石头强多了。

铅这东西密封好,能隔味儿,还防辐射,放里头的东西烂得慢。
到了现代,这法子就成了标配,
尤其是大人物下葬,铅棺用得最多,
外头再套个石棺刻点花纹,看着既好看体面,里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跟她丈夫菲利普亲王早就备好了棺材,30年前就让人打造的。
棺材外面是黄杉木,里头裹着铅皮,沉得要命。
俩人后来葬在圣乔治教堂地下,
旁边还有个乔治六世纪念堂,是女王特意给自己一家留的。

她爸妈也在那儿,棺材一样是铅皮包着,外头再加层石头盖住。
夏天热的时候,教堂上头活动照常办,
下头一点动静没有,铅棺把味儿全锁住了,挺实用。

就连国人非常熟知的戴安娜王妃,她死后也没离开这一套流程,
1997年戴安娜在巴黎出车祸没了,当时的查尔斯王子非要把她接回英国。
那是8月底,天气热得不行,遗体运回来时已经开始变味儿。

她信卫斯理教,不让火化,查尔斯就弄了个635斤的铅棺,
把她装进去,这棺材沉得抬都费劲,可密封好,运回伦敦路上没啥问题。
后来她没葬教堂底下,埋在斯宾塞家族墓地去了。

王室这帮人用铅棺挺习惯,戴安娜这回算是个特例,
地方不一样,法子却没变。
铅棺这玩意儿用起来方便,王室慢慢都认了。

教堂上头人多,底下得收拾利索,铅皮一裹,
外加石头一压,几百年都不带坏的。
女王他们一家弄得讲究,戴安娜那次也差不多,都是奔着防腐隔味去的。

日子久了,这法子就成了王室下葬的主流,谁也不觉得新鲜了。
王室埋人规矩虽多,可也不是铁板一块,
比如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就没走这一套,她的性格和他人不同。

生前就曾说过不喜欢教堂底下那地方,
觉得太闷,她更想跟爸爸妈妈待在一起。
按理说,照着公主这身份,
得埋在皇家墓园弗洛格摩尔,那儿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墓。

可她不想去那儿,离爸妈太远,心里不乐意。
到最后,她干脆决定烧了算了,死后留一捧骨灰放回爸妈身边。

2002年,玛格丽特因为病重,救治无效离世,
当时女王那叫一个伤心,舍不得妹妹。

而妹妹的遗体处理,她也充分遵循妹妹生前的遗愿,
只是花了几百英镑,在斯劳火葬场给妹妹火化了,也不让家里人去看。
公主的骨灰弄回来后,放进乔治六世纪念堂,跟女王爸妈搁一块儿。

这个纪念堂上世纪60年代末就已经修好了,
女王的父母就是在这一块安葬的,
想的就是到时候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一起。

这回玛格丽特火葬后,成了王室成员火化的先例,
离爸妈近了,想必在天之灵,心里估计也踏实。
其实从玛格丽特公主遗体选择火化,
这件事也能看出来,英国王室的入葬也比较灵活。

如今圣乔治下面都已经埋了1800多号人,再往后肯定是位置有限的。
而火葬之后,硕大的人体也就只剩下一捧骨灰,
况且人活一世,只要后来还有人能记得他,
会有后代去祭拜他,这一辈子也算不白活。

不都常讲,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生理上,法医宣布这个人已经死亡,
第二次,是盖上棺椁后,你与亲朋好友的最后一面。

最后一次,是这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离去时,
你在这个人世间再无痕迹,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了。
我们如今对于先祖、亲人的祭拜意义也大多在此,
为了不忘记他们,也为了血脉的传承。

珍惜眼前人才是硬道理,
也希望大家多多珍惜与家人度过的每一个平安日子,
营造每一段美好的生活回忆。
信息来源:搜狐娱乐:《1997年,戴安娜在巴黎去世,死后为何被放进600多斤重的铅棺里》新民晚报:《多图!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葬礼举行,英国民众送别女王》中国新闻网:《已故英国公主玛格丽特将低调下葬》光明网:《英女王墓碑照片首次曝光,与丈夫家人长眠》百度百科:英国王室
为了提升大家阅读观感,以上内容部分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行为,请大家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