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2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针对俄罗斯的恐怖袭击震惊了全球。
俄罗斯莫斯科一座繁华的音乐厅,在夜幕的掩护下,成为了恐怖分子的杀戮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1c87af978f21fa42de3e2edd5b1cd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943050f9d3aaa452b6fe7206269633f.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d9cfe79c05d3a4dde75d63cafbd8b8.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954ae222cd15ff3e4421507de6a2351.jpg)
全副武装的人员冲破安保,闯入这片原本充满艺术氛围的圣地,开始了无差别的扫射。
截至北京时间3月23日19时,据俄媒报道,这起发生在22日晚的恐怖袭击事件,遇难人数为143人,其中不乏儿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27c41a9bae5e5a9a32d620d64095f70.jpg)
有些遇难者是遭到枪击身亡,有些则因吸入燃烧引发的有毒气体遇难。
现在还不知道是谁干的,有人说是乌克兰特工,有人说是伊斯兰国的人,还有人说是车臣武装分子或者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
但不管是谁,都得受到惩罚,全世界的人都会骂他们。
普京总统也说了,要全力救那些受伤的人,还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干的。
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军警已在不良斯克地区抓获了4名直接参与袭击的枪手。就是他们持枪进入音乐厅,向等待演出的数千名观众扫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3ca30d4b70200fead298d4e1f237c5.jpg)
与此同时,俄方还拘捕了另外7名涉案人员,并在继续寻找同谋者。
莫斯科恐袭事件发生后,不少外媒均提及,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曾在本月7日发出安全警报,称大使馆人员“正在监测有关极端分子很快会对莫斯科的大型集会包括音乐会发动袭击的报告”。
美国大使馆还在警报中提醒在俄美国公民,“一起袭击可能会在48小时内发生”。
单单从恐袭发生的情况来看,除了时间上略为延后了两周,整个警报内容可谓是准确之极!
其实,这事也反映出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
有些人可能觉得,俄美两国不是对头吗?他们怎么可能分享情报呢?
但现实就是,即便两国关系紧张,有些事还是得合作,譬如防恐。
毕竟,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它蔑视生命,挑战人性,给无辜平民带来苦难和创伤。
在乌克兰战事尚未平息、国际局势动荡之时,恐怖主义更成为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
莫斯科郊区的这一幕本不该上演,7500人的夜晚本不该被子弹撕碎。
但事实告诉我们,在恐怖主义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事实上,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更遑论无辜的平民百姓。
战争撕裂了地域,隔断了人心,滋养了仇恨和极端主义。只有尽早结束战争,回到谈判桌前,以和平方式化解矛盾,才能最终根除恐怖主义的病灶。
那为啥俄罗斯没防住这次恐袭呢?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首先,俄罗斯可能不太信任美国给的情报,觉得这可能是个陷阱,或者是想干扰他们的大选。这种互不信任,在国际政治里其实挺常见的。
再一个,俄罗斯可能对自己的首都安全太自信了。莫斯科之前也遭过袭击,如杜金女儿被炸,克里姆林宫遭无人机袭击等,但那些袭击的“技术含量”都不高。
而这次,他们可能觉得极端分子搞不出什么大动作。
毕竟,针对一个类似音乐会这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往往需要长期、周密、大量的行动计划与物资和人员准备。再加上到达了美方情报预警的时间袭击也没有发生,俄方才松懈麻痹了。
结果呢?人家就趁着他们麻痹大意的时候,下了狠手。
这事还告诉我们,极端分子也是挺狡猾的。他们知道怎么跟反恐部门斗智斗勇,怎么利用漏洞。这次他们选择在郊区剧院下手,就是因为那里更容易得手,也更容易逃脱。
最后,我想说,这次恐袭事件真的暴露了俄罗斯国安体系的巨大漏洞。这些漏洞之前就被乌克兰方面利用过,给俄罗斯带来了很大麻烦。但现在,它们又被极端分子发现了。
这真的让人挺担忧的,毕竟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心脏地带,如果这里都不安全,那其他地方就更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