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瞭望台#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打响关税战,中国迅速以对等反制回击,引发全球市场震动。然而在这场贸易风暴中,两个与中国毗邻的国家——越南和印度——却选择了一条令人意外的路:它们非但没有加入反制阵营,反而主动向美国示好,甚至甘愿成为特朗普的“战略棋子”。
中美贸易“对攻”引发市场地震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后,中国果断出手,在48小时内连发11项反制措施,从加征关税到启动贸易调查,动作之快、力度之大震惊华尔街。美国股市随即遭遇“雪崩式”暴跌,三大股指一度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单日蒸发近50万亿市值。这一连串连锁反应,让全球目睹了中美贸易博弈的残酷性。
越南“光速投降”:关税归零换喘息?然而,就在中国强硬反击时,越南却上演了“戏剧性反转”。尽管美国对越南商品加征的关税高达46%,远超中国,但越南政府突然宣布“不报复”政策,甚至提出将对美关税降至零,只为换取美国延长关税豁免期。有消息称,越南可能进一步配合美国,通过“中转贸易”对中国施压,试图在中美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
印度“曲线求生”:用利益换筹码另一边,印度总理莫迪同样选择“避其锋芒”。他公开表态不会对美反制,却提出与美国建立新的贸易框架,试图通过让利换取关税减免。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此举实为“缓兵之计”,但其核心诉求仍是避免被卷入中美对抗的漩涡。特朗普的“分而治之”:收割全球的算盘面对两个邻国的“投降”,特朗普得意地宣称“不报复就无惩罚”。但专家指出,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实为分化全球的毒计。越南和印度的妥协,反而让特朗普更有底气继续挥舞关税大棒,将其他国家逐个击破。“投降潮”下的隐忧:谁在助长美国霸权?尽管越南、印度声称“以退为进”,但此举无异于助长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气焰。历史证明,面对霸权压迫时,唯有团结才能制衡强权。正如中国商务部官员所言:“当多数国家选择屈服,最终只会让美国的‘收割镰刀’越磨越利。”这场关税风暴中,东南亚双雄的“战略选择”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小国生存的无奈,也有人批评其助长了霸权嚣张。但可以预见的是,当更多国家选择妥协而非抗争,全球贸易规则或将迎来更剧烈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