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了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新规,这是自2022年10月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限制措施。然而我们根本不慌,还反手给了美国两巴掌。
一、美国制裁下,中国半导体为何能逆袭?自2019年起,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制裁显得日益紧迫,从切断华为芯片供应链,到EUV光刻机出口限制,再到高端AI芯片技术的全面封锁,恨不得伸出手拦住中国崛起的步伐。
然而事与愿违,尽管这些制裁措施给部分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却意外地激发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顽强生命力与发展动力。
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实现了显著突破。国内企业积极加速芯片自主研发进程,华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通过自研芯片成功打破了5G高端手机领域的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物联网、5G、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全球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汽车行业自2023年以来对半导体的需求急剧上升。
同时面对外部技术封锁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早已明确提出“核心技术自主化”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布局既精准又高效,从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到制定产业政策扶持,多管齐下。
国家大基金的持续投入为本土芯片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半导体企业入驻,共同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半导体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持续攀升,11月的出口额更是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针对美国芯片。
二、四大协会齐发声,美国芯片要遭重12月3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以及中国互联网协会分别发布声明,指出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具备安全与可靠性,提醒采购方需谨慎行事。
四大协会联合发布的这一《声明》,无疑将促使国内企业减少对美国芯片的采购,同时增加对中国制造芯片的需求。这一声明不仅反映了中国芯片产业从跟随到并行,再到领先的发展态势,更见证了中国芯片产业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显著进步。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努力下,中国芯片产业已经从最初的依赖进口,转变为如今的自主研发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
事还不算完,中国不仅缩减美国芯片市场,还要卡你脖子。
三、出口管制不留余地,直击美国软肋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公告加强对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禁止相关物资出口至美国军事用户或用途。
此次举措打破了以往不特定针对国家的常规做法,直接点名美国,并加强了对第三方转手的间接管制,严禁任何组织或个人违规将源自中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交给美国,公告即刻生效,不给美国任何缓冲余地,可谓是快准狠。
所谓两用物项,是指那些既可用于民用又可用于军用的物品,包括原材料、技术资料和服务,如核两用物项、生物两用物项和化学两用物项等。
此次被管制的镓、锗、锑、超硬材料等,均是军事装备如核武器、导弹和战斗机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以镓为例,这种金属在二战时期就被视为关键战略物资,全球总储量约为23万吨,而中国独占80%-85%的储量。镓在雷达、通信、芯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可谓不可或缺。
在芯片领域,我们已与美国彻底摊牌,决心全面推行“去美化”,如今是我们主动跟美国脱钩,美国的威胁以后再不奏效。未来,中国芯片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