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首相辞职后,闹剧却才刚刚开始,美媒率先拱火,意大利人生气了

天娇动物 2022-10-21 18:19:56

英国首相辞职了,但很多人却不高兴了。

当地时间10月20日,上任仅6周的英国女首相、保守党党魁特拉斯“被迫”辞职。据悉,保守党将在1周内完成领导人选举,而新党魁将于10月31日走马上任。

一切都很快,也许是因为“一回生二回熟”吧。

只是,特拉斯的上任源于前首相约翰逊遭到“逼宫”,而她的离任同样源于“逼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特拉斯“首相生涯”的始末都谈不上氛围友好,而乱局显然才刚刚开始。

最先拱火的竟然是美国媒体《纽约时报》。

20日当天,该媒体援引了一份英国政府网站的资料,声称英国政府会为卸任首相报销多项费用,包括一笔每年11.5万英镑的终身津贴,用于支付其因“在公共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而产生的工作人员和工资费用。

此外,卸任首相还有权获得支付其工作人员养老金的资金,最高可达每年1.15万英镑。

当然了,《纽约时报》隐瞒了不少信息,因为根据英国内阁的要求,领取这些津贴需要满足不少条件,比如卸任首相不得担任主要反对党领袖,倘若接任其他公职则将接受津贴审查。

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拱火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特拉斯的政治对手纷纷反对,比如英国自由民主党内阁办公室的发言人贾丁便毫不留情地指出:特拉斯执政只带了“一场经济灾难”,因此不该让纳税人为她的津贴买单。

须知,这可不是一笔小钱,担任了10年英国首相的托尼·布莱尔卸任于2007年,年近80的他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已经领取了超百万英镑。再看看特拉斯,她是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且今年才47岁。

很显然,这件事不仅仅成为了政敌攻讦特拉斯的武器,也成为了反对党打击执政党支持率的理由。毕竟,特拉斯在任45天内推出的一系列经济举措,可给英国央行和养老基金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不得不说,西方媒体在挑拨民众敏感神经、紧跟热点炒作话题方面很有一套。

同样在20日,英国媒体《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在文章中声称近年来英国和意大利越来越接近了,比如两国政坛都动荡不安、逐渐沦为债券市场的傀儡、经济增长越来越慢。

为此,《经济学人》还特地画了一张封面图:一身罗马角斗士打扮的特拉斯,左手持着如长枪一般的叉子,上面还卷着意大利面,右手则拿着带有英国国旗元素的意大利披萨型盾牌,上面还缺了一块。

而在画面的正上方,《经济学人》打上了一个大大的标题:“欢迎来到英大利”。

这一充满种族主义、冒犯性和偏见的封面图,以及强行扯上意大利的报道,让意大利人颇为不满,就连意大利驻英国大使馆都发文回应了,着重强调意大利是欧洲第二大制造国,可不像封面图上那么充满刻板偏见。

说实话,这件事还挺有意思的。

一来,《经济学人》的封面画细节感满满,尤其是缺了一块的英国国旗式盾牌,显然是象征着英国的现状。别忘了,苏格兰正谋求在明年举行“脱英”公投,而北爱尔兰目前正由主张独立的新芬党执政。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特拉斯担任首相的45天里,始终未能按照惯例给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三地的领导人进行礼节性通话。为此,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还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吐槽过,声称特斯拉的做法很荒唐。

看来,特拉斯的下台还不是最糟糕的,英国面临的麻烦事可真不少。

二来,按照《经济学人》的说法,英国和意大利仿佛是一对难兄难弟,可意大利人显然不这么认为。

归根结底,特拉斯自公布经济政策后,就基本注定了下台的命运。毕竟,英国如今可谈不上是工业大国,而一个缺少实体经济的国家,倘若不能像美国一样用美元、科技和军队维护霸权的话,那就很难靠金融实现强国。

但意大利不一样,作为欧洲第二大制造国和欧盟的“第三架马车”,意大利的可能性比英国更多,尤其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反观英国,去年已经被印度夺走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名号,未来还能保住第六位次吗?

三来,俗话说“倾倒众人推,树倒猕猴散”,在特拉斯没辞职前,舆论就没少抨击她,更何况她如今的政治生涯遭遇了重大挫折。

关于特拉斯的未来,目前还真不好说。作为一名70后,特拉斯在政坛上还算是年富力强,本应是出成绩的最佳时期。但这次“摔跟头”后,特拉斯能否重拾选民对她的信心,意味着她能否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必须指出的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和魄力,贸然竞选首相一职很容易闹笑话。眼下,工党支持率领先保守党超20个百分点,新一任保守党党魁还必须要考虑之后的大选能否连任。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英国首相一职可谓是“烫手山芋”啊。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