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现千亿存款!3内地老人携4995亿港币开户,得知真相网友笑了

从菡爱八卦 2025-04-25 20:21:25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4月23日上午,香港旺角的渣打银行分行里面来了三个老人,两男一女,他们都是来自内地,神色十分紧张,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而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开户,并且还拿了很多钞票要存钱,没想到清点完之后,竟然发现这些钱竟然有4995亿港元。

要知道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价才2909.4亿港元,到底是什么人才能拿出这么大一笔现金呢?

香港银行出现大额现金

4月23日,香港旺角渣打银行,看似寻常的一天,却上演了一出不寻常的闹剧,三位来自内地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进银行,声称要开户存款。

当他们从背包中掏出一沓沓皱巴巴的钞票时,银行职员却发现了一张面值高达5亿元的“巨钞”,香港最大面值的钱也就是1000元,这些钱无疑是假币。

经验丰富的职员立刻警觉起来,怀疑这是一张伪钞,并立即向银行安保部门报告。安保部门不敢怠慢,迅速报警。

警方抵达现场后,封锁了银行,并对这三位老人展开询问在询问过程中,老人言语闪烁,神情慌张,更加深了警方的怀疑。

随后,警方在其中一位72岁的靳姓老翁身上发现了惊人的秘密——他随身携带的隐蔽口袋里,竟然藏有1999张面值相同的“5亿元”钞票!

这些假钞总面值接近万亿港元,相当于两个香港首富李嘉诚的身价!经调查,这三位老人分别为65岁的李姓妇人、72岁的靳姓老翁和75岁的卢姓老翁,均为内地居民,互为朋友关系。

警方初步判断他们涉嫌“行使虚假文书”,并将三人带回警局进行进一步调查。

这天文数字般的金额,不禁让人疑惑:三位老人究竟为何携带如此巨额的假钞?他们的动机是什么?看着这三位老人迷惑的眼神,这距离与老人骗局有关。

其实就在几个月前,香港中环汇丰银行也经历了一场更加离奇的诈骗案,一对菲律宾籍男女,衣着光鲜,气度不凡,走进银行仿佛是来视察的政要。

然而他们接下来提出的要求却令人大跌眼镜:提取100亿美元!大约为780亿港元,这个相当于一个中型企业市值的巨款,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们递交的所谓“信用证”,不过是几张粗制滥造的假文件,银行职员一眼识破骗局,果断报警,最终这对男女和他们在外望风的三名同伙全部落网。

这五人分别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台湾和内地,年龄跨度大,职业背景复杂,俨然一个“诈骗联盟”。

除了外部诈骗,内部腐败也同样令人担忧,2025年3月,香港廉政公署展开代号“箭雨”的行动,拘捕了22名银行前线职员,他们涉嫌收受贿赂,协助中介诈骗楼宇按揭转介费,涉及贷款申请超过200宗。

这起案件揭露了银行内部监管的漏洞,也反映了部分员工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损害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这些案件,看似荒诞,却暴露出犯罪分子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他们不再局限于伪造大额钞票,而是转向更难被察觉的小额钞票,利用人们的麻痹心理。

伪造技术也日益精湛,让普通人难以辨别真伪,而他们还善于伪造身份,扮演各种角色,利用专业的金融术语和文件来迷惑受害者。

他们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专门针对不熟悉香港金融体系的内地居民或老年人下手,编造各种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引诱他们上钩。

为何都选择香港银行?

这样奇葩的事情在内地好像并没有听说过,为什么在香港的银行频繁发生呢?其实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

香港银行存款利率相对较高,有些甚至达到了7%,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内地居民前来存款,以期获得更高的利息收益。

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追求高息的心理,设下陷阱实施诈骗,三位内地老人携带巨额假钞前往银行存款的行为,或许就是受到了某种蛊惑或误信了某些谣言。

还有就是不法人员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从伪造大面额钞票到伪造信用证,从个人作案到团伙协同作案,诈骗分子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具有迷惑性。

而银行内部监管的漏洞也为金融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不法分子内外勾结提供了便利。

结语

这些案件看似荒诞,其实不仅暴露了金融诈骗的猖獗,也敲响了金融安全的警钟,在现在的金融环境下,个人、银行和社会都需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个人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轻信高息诱惑,不贪图不义之财,银行更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识别假钞和诈骗手段的能力,完善审核制度,堵塞监管漏洞。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2025年4月24日《内地居民持1999张面值5亿元的港币现身香港开户?职员惊到报警》

0 阅读:74

从菡爱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