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导弹驱逐舰举行下水仪式后三天就开展实弹测试,朝鲜的进步已经不能用跨越式来形容了,简直是“光速”。朝中社报道,4月28日到29日,新型导弹驱逐舰“崔贤”号一口气进行了包括超音速巡航导弹、战略巡航导弹、防空导弹、127毫米舰炮,以及反舰战术制导武器、自动机关炮、电子干扰炮及烟幕在内的武器系统试射。朝鲜最高领导人及导弹总局、国防科学院、南浦造船厂等单位负责人共同观摩了试射过程。
(发射舰空导弹的“崔贤”号)
这是不可思议的速度,不仅是因为下水仪式三天后就进行武器系统测试,也是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不同子系统的综合试验。特别是超音速巡航导弹这些在全球范围也算先进的武器,更是让至今尚未正式列装高超音速武器的韩国知道什么叫怕,让同样在此领域裹足不前的美国羞愤。
从朝中社公布的影像资料来看,“崔贤”号确实试射了多种装载于不同垂发单元的导弹,最具分量的当属超音速巡航导弹。从外形来看,战斗部似乎采用了类似乘波体的构型,结合朝鲜曾公开过乘波体气动的火星-8,因此可以断定朝鲜拥有制造此类超音速武器的能力,但能不能达到5马赫以上进入高超音速领域,目前还不能确定。
(发射超音速巡航导弹)
从“崔贤”号舰艉部垂发单元发射的红色弹体导弹,推测是自行研发的“箭矢”亚音速巡航导弹,也就是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战略巡航导弹,朝鲜在此方面技术比较成熟,测试过1500公里的巡航导弹,覆盖东京应该不是问题。
防空导弹方面的消息比较少,只能确认装在前甲板的垂发单元中,型号是“流星-1-2”舰空导弹,并进行了连续发射测试,这是一款陆基防空导弹,考虑到朝鲜不太可能拿出多少资源开发专用型号,因此陆基防空弹上舰很正常。
从有限消息来看,“流星-1-2”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比较侧重中低空拦截能力,可能就是为美日韩的新一代反舰导弹或巡航导弹准备,但实际作战效能暂时也无法确定。
(红色弹体的“箭矢”亚音速巡航导弹)
另外,几天前公开亮相时最引人注目的舰艉10个超大直径垂发单元,这次没有进行测试,不过朝鲜官方声明“崔贤”号可装备舰载版火星-11战术弹道导弹,大概率就会装在这10个占用了机库空间的超大垂发单元中。这一点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是朝鲜海军第一艘具备神盾舰能力的导弹驱逐舰,在其他方面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自然应该拼命堆火力,能堆多少就堆多少,战术弹道导弹的威力,可比一般的巡航导弹狠多了。
这一点在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中也得到了证明,乌军装备的“爱国者”面对俄军战斗机或巡航导弹还能耀武扬威,但在“伊斯坎德尔”面前就没了底气。虽然乌克兰方面至今没有公布到底有多少“爱国者”被俄军弹道导弹摧毁,但拒绝公布数据就代表了严重程度。
(“流星-1-2”舰空导弹)
同时,超音速或高超音速导弹也被证明了威力。2023年5月,俄军动用Kh-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空袭基辅,负责防空的一套“爱国者”系统在几分钟内打光了价值1亿美元的拦截弹,最后也没能拦住。
及至巴以冲突,以色列耗费重金打造的“箭”系列反导系统,面对伊朗和胡塞武装那些最多只能算超音速的弹道导弹,也只能被动挨打,足以证明在未来战争中,谁能占据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谁就有快速拿到战争主动权的可能。
毫无疑问,一向被视为“封闭保守”的朝鲜也明确洞察到了这一点,加上参与援俄抗乌,有很大概率从俄罗斯得到了不少重要技术,所以朝鲜可以在这几年实现国防工业领域井喷,这艘只用了400多天建成、下水仪式后3天即进行全舰实弹测试的“崔贤”号,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而更有说服力的证明,就是不过5000吨的体格,堆了大大小小74个垂发单元,可以发射超音速和亚音速巡航导弹,表明拥有不俗的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主炮开火,对于究竟是127毫米还是130毫米仍有争议)
还有一点不太引人注意的,是朝鲜官方宣布这艘导弹驱逐舰将划拨给朝鲜海军东海舰队,也就是朝鲜领土面向日本海的一面。很有意思的是,建造“崔贤”号的南浦造船厂位于朝鲜西侧,也就是说如果“崔贤”号要进驻朝鲜东海舰队的主要基地罗津或元山,就要绕过整个韩国,穿过对马海峡继续向北深入日本海,才能抵达目的地。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看一出大戏了,看“崔贤”号在南下、东进和北上过程中,美日韩会如何如临大敌一般,盯着这艘攻击范围覆盖日本、韩国全部领土的朝鲜军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