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元日》。
此诗作于1069年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诗中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来新年,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其发端已难于考证。
古代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指整个春季。“春节”最早也叫“度岁”,把农历年的除夕称作“分岁”。在夏至殷商时代,人们把木星叫“岁星”,以它走完一宫定为一岁,这就是把春节过年定为“岁”的开始。
春节在古代有多种称谓,古称“元日”“上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旦”“芳岁”“华岁”“开年”等。
民间多认为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舜即天子位的那一天,其带领部下一起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后来将农历新年的这一天称之为春节。
据《尔雅》记载:春节在唐虞之际称之为“载”,夏代时称之为“岁”, 商代时称之为“祀”,到了周代才称之为“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
由此可见,“年”在最初并不是特指时间单元的概念,原意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如五谷大熟为有年。当时稻谷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喜庆丰收的寓意。
古代帝王即位后,为了显示天子权威,往往自立历法。
由于历法不同,各代岁首之日不尽一致。夏代为正月初一,商代为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代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时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又恢复到正月初一。现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历经多次修订而来,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日”的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一直延续至今。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民间仍将农历正月一日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即阳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为新年。因为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古代官方庆祝春节是如何放假的呢?
唐玄宗时期曾经颁布《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即春节,意思是说春节和冬至分别放假7天。正月初一前后各3天。宋代春节基本延续唐制,也是7天假期,但实际假期很长,包括忙年、过年、闹年3个时段,元宵节也属春节的一部分,实行7天假期。
明清时期,由唐朝沿袭而来的“旬休”制逐渐削减取消,全年只保留了春节、冬至及皇帝的生辰3个假期。在多数官员的抵制之下,朝廷增添了寒假,并将冬至、元旦、元宵3个节假以封印休长假的方式贯通。每年腊月十九日或二十日各署封印,至次年正月亦于此二日开印,前后约1个月的放假时间。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在春节假日期间,百姓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贴春联是其中的重要习俗,古时春联称“桃符”。
《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副春
祭祖是春节祭祀的重要内容。通过春节的祭祀和祈福活动,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和思维结构。
为什么祭祀、祈福必须用三牲、三碗饭、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拜三次?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三才”“三光”等说法。“三才”即天、地、人。“三光”,一般指日、月、星。
三元结构思维模式是古代中国人重要的思维结构之一。它也是人们祈求天、地、人的均衡和谐的方式之一。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三者保持平衡和谐,天下才会太平,人们才会安居乐业。
古代春节除夕有接五路神的习俗。五路神即财神、福神、贵神、喜神和太岁神。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有些地区春节期间还有五祀习俗。五祀之神,有的认为是祭祀五行之神,即木正、火正、金正、水正和土正,有的认为是祭祀门、户、中溜、灶、行五种神,有的则认为是祭祀门、户、井、灶、中溜。与“五”有关的还有春节或立春吃的五辛盘的习俗。吃“五辛”,迎新春,用的是“辛”与“新”的谐音。所有这些,都与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的五元结构思维模式有关。
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自然界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平衡有序发展,自然界才会风调雨顺,天下才会国泰民安。
古代中国人是十分注重和谐的民族,和谐理念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理念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阴阳和谐、“三才”“三光”和谐和五行和谐等。在阴阳和谐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二元思维结构模式,在“三才”“三光”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三元思维结构模式,在五行和谐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五元思维结构模式。古代的春节习俗都与这些理念和思维结构密切相关。
最后,祝所有朋友们,乙巳年大吉大利,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