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满足不了?佛家说多想想得到了它又能如何!

慢曝人生 2018-05-13 17:22:16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在佛家看来,说的都是欲望。很多人都说佛教是禁欲的,了断红尘一切欲望,但那都是对真正的出家人所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出家的资格,有些人因为事业不顺,生活艰难而产生的出家思想,不过是一时之想,并非是有厌世的出离之心,人心其实比闪电都快,瞬息变化,生活不顺就想出家,稍有好转,七情六欲之心又忽然而至,所以佛家对出家人的要求要远比居士要求高的多。

对于欲望,佛教认为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本能,这样看来,佛家的悟道传法,也就是帮助众生脱离苦恼最终去往极乐世界为目的。

生活中,很多人比欲望折磨而苦恼,有人希望住上好的房子,有人希望得到一辆心仪已久的车,也有人不知奋斗,看到身边的人通过辛勤劳动实现生活的改变,自己却苦求不得,因为郁郁寡欢不想见人。欲望之树由此扎根,永无止境,自己也被折磨在痛苦之中。

佛家看来,人有欲望都是正常的需求,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不要过于折磨自己,这个时候,心平气和的看待生活,万事放下,一切看淡,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用心享受奋斗的过程,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即使欲望得不到满足,也有一个好的心态来对待。如此,好运气就能相随而来,期望得到的物质生活,也会在你奋斗的某一天不期而至。

另一种脱离欲望的苦恼,就是想得到了又能如何?假如你喜欢一辆车苦而不得,就想它的不好之处,每年养车费用很多、长时间开车危险比公交要大、操心车磕了碰了等等,拥有它不过是一时拥有之快,时间长了,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苦恼。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欲望永无满足,当你得到一套房子的时候,又想得到一辆好车,一个欲望满足了,另一个欲望就又来了,欲望永远也填不满。所以,当你通过奋斗,得到自己心仪的东西,就要懂得欲望填不满的道理,此时,就要追求心灵的满足,不要忘乎所以,不要逢人就说自己的能力如何,殊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当你实现了自己的欲望,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此时,唯有空性的智慧,才能拯救我们欲望与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欲望即使实现,也是过眼烟云,虚无的景象。不过是暂时的欢愉罢了。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