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是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抗日战争期间腾冲曾被日军占领,由于腾冲的地理位置以及中日双方的装备差距,中国远征军在收复腾冲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
夺取高黎贡山1942年5月,日军在接连攻占了畹町、芒市和龙陵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北边的腾冲市。
在这关键的时刻,腾冲的守城军官和龙绳武居然逃跑了,日军当即组织了一支296人的黑风部队,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腾冲。
日军占领腾冲后在城内大肆劫掠,犯下了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
到了1944年,中国的远征军发动了滇西反击战,日军的残余势力退到了腾冲,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进行防守战,同时等待后方援军的到来。
5月11日,远征军强渡怒江,开始进攻腾冲。
因为腾冲的地理位置特殊,被四座高山和一条大江所环绕着,是典型的易守难攻式地形。
在综合考虑后,远征军决定采取对腾冲采取包围战。
远征军兵分两路前进,左翼是宋希濂带领的第11集团,右翼是霍揆彰带领的第20集团。
作为此次反攻战的主力军,20集团要率先拿下高黎贡山,它是此次作战计划中的一个战略要地。
但是高黎贡垂直落差极大,最高处海拔为4000米,是“二战期间海拔最高的战场”。
在崎岖的山路上,只能靠士兵们背着武器上山。
但是日军早已埋伏在山上的军事堡垒中,为这些饥寒交迫的士兵设下了埋伏。因为他们已经对远征军的所有动向了如指掌。
1943年,一架飞机迫降在腾冲县,驻扎在此的日本人俘虏了飞机上的中国少校,而他的身上携带着远征军的密码本和编制表。
靠着这两样东西,日军顺利破译了远征军的加密讯息,这让远征军在之后的战斗中损失惨重。
负责主攻北斋公房的592团刚进入高黎贡山,就遭到了日军的重火力压制。
温热的血液染红了山坡,士兵们前仆后继地冲向前线,踩着前人的尸体继续进攻,最后529团组建了一支敢死队,炸毁了日军的碉堡,才终于攻下了这一阵地。
之后他们转变了策略,由593团进攻后方的马面关和桥头,切断了日军的补给路线,将他们困死在了北斋公房,终于拿下了险要的高黎贡山,与左翼军一起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
越过高黎贡山后,腾冲城的四周还有飞凤山、来凤山、蜚凤山和宝峰山四座大山。
在四座大山中,来凤山以近两千米的海拔脱颖而出,如果能占领来凤山,就可以从高空对腾冲城进行炮火攻击。
但日军也深知已经将来凤山的重要性,提前知晓远征军动向的他们,早已在此静静等候。针对腾冲的攻坚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强攻来凤山1944年,中国远征军正朝着腾冲城外的来凤山前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日本人早已掌握了他们的行动,在来凤山布下了天罗地网。
因为密码的泄露,他们的加密通讯在日本人的眼中形同虚设,得知远征军作战计划的他们早已在此等候。
日军将来凤山改造成了防守基地,建造多处堡垒群,再加上天然的地形优势,使得远征军久攻不下。
停滞不前的作战计划很快让指挥官意识到了不对。他们决定采取炮火攻势,地面和空中同时进行轰炸,摧毁日军的藏身之处。
7月26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带着重型轰炸机从空中进攻,这些轰炸机所携带的炸弹重达五百磅,落到地上时,日军的堡垒均被夷为平地。
这支“飞虎队”将日本的飞机打的落花流水,其中一架飞机被击中后直接撞向了来凤山,他们协助远征军的空中部队对日军进行火力压制,从空中对日军基地进行了大规模、高频次的轰炸。
对面的炮兵也派出上千门大炮,密集的炮弹落在日军的阵营中,他们的尸体堆叠在一起,无法再形成有效的防线。
而且飞虎队还带来了六具火焰喷射器,它们喷射出的高温火焰让躲在堡垒中的日军无处可躲,在几秒钟内就被烧成了焦炭。残存的日军很快被清理完毕。
来凤山的防线被炸得七零八落,远征军的先锋部队也占据了有利地位,终于彻底攻下来凤山,占据了这座有着天然地理优势的阵地。
当时的腾冲城内只剩下驻守的日军,霍揆彰决定采用火力压制,带领4个师直接向城内发起发起冲锋。
8月2日,远征军从四个方向对腾冲进行包围。
本以为很快就能收回腾冲,但是这场攻城战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仅仅是破开城门,就让远征军废了不少力气。
腾冲的城墙建于明朝,当时的工人用的是腾冲当地的火山石,这种石头密度大且表面光滑,我军的人梯无法发挥作用。而且城墙之上堡垒林立,在四个角落还有大型的堡垒防御。
相比一般的砖墙,这种石墙能承受更猛烈的攻击,而且炮弹落到城墙表面时,往往会被弹飞出去,发挥不出原本的威力。
远征军用轰炸机和大炮对腾冲城的围墙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然而密密麻麻的炮弹落下去,城墙却依然屹立不倒。
而且日军在城墙上部署了相当多的射击孔,每当远征军靠近城墙后,就会遭到来自日军的猛烈射击。
远征军采用人梯战术向上方攀爬,但总会被子弹扫射下来,因此在城门处的交战一直未能取得较大进展。
这座难搞的城墙让远征军很是头痛,后来有人提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炸弹上绑上钢钎,
炸弹落下后钢钎会带着炸弹固定在泥土上,在又一波的狂轰滥炸后,远征军的348团率先在东南角的城墙炸开了缺口。
城内的日军在缺口处疯狂反扑,但是远征军步步紧逼,踏过他们的尸体向城内进攻。
8月13日,固守东门的日军148连队队长藏重康美以及他的部下被轰炸机炸死。
之后拐角楼和西南角的城墙也被击破,在经过了半个月的激战后,第20集团将堡垒群尽数摧毁,也彻底拿下了腾冲城的城墙。
但是当军队冲进城内后,才发现里面的状况更为棘手。
惨烈的攻城战之前的腾冲城人口众多,房屋也紧密地挨在一起,而且经过日本人的改造,这些房子都拥有出色的抗打击能力,城中家家设防,巷巷筑堡,面对远征军的枪林弹雨也岿然不动。
日军就龟缩在这些屋子里,远征军在出现在街道上,楼上的日军就会将枪口对准他们,而腾冲城内都是这样的房子,他们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不管士兵们走到哪里,都有可能在旁边的房子里遇到敌军。
这样的巷战让军队损失惨重,每天的战线都是以米为距离向前推进。
而且小日本的狡诈还不止于此,在城中的一颗大柳树上,埋伏了许多拿着机枪的日本人,
他们藏在繁茂的枝叶中,从上方扫射路过的士兵,远征军甚至有一整个连队的人都折损在这里。
后来预备2师的副师长路过此地时,听见了机枪扫射声。他让勤务员李华生骑上马,快速穿过这条道路。
李华生在枪林弹雨中前行,终于冒着生命危险摸清了敌人的位置。之后炮兵赶来用迫击炮击倒柳树,这个窝点才终于被摧毁。
在城内的战斗让远征军意识到普通的作战方式是行不通的,要对付日军,必须先击毁这些坚固的堡垒。但只靠子弹是行不通的,还是需要强力的炮火。
这些炸弹和武器让城内的战线得以继续推进,而这样猛烈的攻势也终于让东门和西门之间形成了一条通路。
在双方的激烈战斗中,日军的许多藏身之处被摧毁,多名日本军官死于炮火之下,经过多日的攻坚战,而剩下的日本人则躲进了城内的英国领事馆。
日本人在领事馆里囤放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在馆内严防死守,远征军在此与日方交战数日,仍未攻破领事馆。
直到空中部队从屋顶和窗户将炸弹投掷到屋内,才将日本人密不透风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口子。
在此之前,第20集团的指挥霍揆彰曾经向蒋介石发过一封请求支援的电报。
当时的蒋介石收到了缅甸日军疑似向西进发的消息。害怕两面的日军会对远征军形成夹击之势,于是迟迟未回应他的支援请求,甚至想让部队从前线撤回。
克服了重重艰难,眼看就要夺回腾冲的控制权的远征军自然不愿放弃。
于是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命令远征军“务必于国之日前夺回腾冲”。而当时距离国耻日仅剩9日。
在多方压力下,远征军们拼死发起进攻。
城内战况惨烈,已经看不出面容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倒在街道上,鲜红的血液流出来,又很快被硝烟染上了焦黑的颜色。但是他们的牺牲也换来了想要的结果。
9月12日,远征军向日军最后的阵地发起了进攻。剩余的60多名敌军进行了最后的垂死挣扎,之后被尽数击毙。
至此,腾冲城内的所有日均全部死亡。
这场总共历时127天的腾冲战役终于结束。期间中国远征军和日本军队展开了大大小小40多场战斗。
在这场战役中,中国远征军损失了1000多名军官和1700多名士兵,但当时驻城的日军仅有不到3000人。
当时的腾冲的守城军官龙绳武直接弃城逃跑,将这座天然的防守要塞拱手送给了日军,再加上之前飞机失事,一名中国军官被捕。
日军从他的身上获取了远征军传递信息所用的密码,因此在战斗过程中,他们一直掌握着远征军的动向。导致远征军在此处折损了大量的士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腾冲战役的胜利在历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二战期间,世界各地的法西斯部队烧杀抢掠,他们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军队,让受害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而中国军队不仅成功收复了地势艰险的腾冲,还成功击退了驻扎在缅甸的日本军队。
久违的胜利让各地的反法西斯势力都欢呼雀跃起来,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到了二战末期,法西斯势力节节败退,抗日战争的胜利也宣告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不尊重其他国家的霸权主义者,终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吞噬。
逃跑的那个饭桶抓到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