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的话没人懂,溥仪:朕明白了

趣史汇 2021-03-07 23:38:08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来说历史文化越是悠久就越是有着很多的封建迷信。就如同与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埃及一样,同为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他们的封建迷信也不亚于中国。

可是到了中国封建主义国家最后一个王朝的时候中国的皇室成为了一个外姓民族,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不是第一次有外族人入驻皇室,但是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要数清朝。不单单是因为他距离我们最近,也是因为清朝是封建主义中国转变为社会主义中国的转折点。

每一位创立了一个新的政权的帝王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希望自己的后代们世世代代都能够守住来之不易的江山。但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时光怎么可能就一直只姓一个姓氏呢。

就算威武如秦始皇不也是易了江山另换他姓,繁华如唐宋不也被元朝所顶替,所以到了大清帝国的时候作为第一位满族的大清皇帝自然也想世代沿袭自己的皇位,于是这位迷信的皇帝就找到了一位高僧,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的话没人懂,溥仪:朕明白了。

当初清朝初代满族皇帝未能参破的天机在最后一代皇帝那里却得到了答案这何尝不是一种天机应验,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溥仪一、初代皇帝的谜面

清朝是满族掌握政权,这个民族在占领整个中国之前的时候就称霸一方,那个时候的仅次于满族的就是蒙古族。

而满族人为了壮大自己以便日后进军中原便和蒙古族人结亲,而蒙古族作为西藏的邻居自然也就受其影响信仰佛教,满族人为了示好便也跟着蒙古族人信仰藏传佛教。

最后满族如愿占领了中原顺治皇帝成为了清朝的第一位满族外姓的皇帝,这个时候他又故技重施提倡满族与汉族通婚促进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融。

同时顺治帝改信汉传佛教,为的就是能够和汉族人民更好的交流融合,从而得到汉族人民的拥戴,毕竟汉族人民人数众多,每一位统治者都必须得到汉族人民的用户才能坐稳江山。

虽然顺治帝提出了满汉通婚来促进交流但是在皇氏却严格遵守着必须同族人才能结合的条令,为的就是能够延续纯正的血统。

顺治帝

可能满族真的被佛教的大智慧所感染,慢慢的满族人民竟然真的把佛教是为神氐一般,甚至有些人会给自己的孩子取一些关于佛教的名字,还大肆的修建了很多寺庙等佛教的建筑,就连赫赫有名的承德避暑山庄里面都有很多佛教的喇嘛相关的事物。

而顺治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遇到疑惑或者无法解决的事情的时候顺治就会请来高僧解疑答惑,自然的国家延续这样的大问题顺治也一定会去拜问高僧的。

只是高僧给他的答案却是:“我身不残,国祚不灭”。顺治帝十分震惊看着高僧依然老去的身体不禁叹息难道自己刚刚打下的江山就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光景了?于是顺治帝再次向高僧求证自己的推测,这时高僧却说“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这令顺治帝非常的不解,难懂自己的大清只能传到第十位就要灭亡了吗,于是顺治就想请高僧再指点一二,可是高僧只说此乃天机不可泄漏之后并不再言语。

二、末代皇帝的答案

清朝并没有像顺治帝理解的那样只有几十年的光景,反而是世袭了十位皇帝,而第十位皇帝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溥仪了,溥仪继位的时候大清王朝依然非常脆弱不堪了。战争的先后到了,外敌的侵略者不断地涌入,内部的起义者不断地勇起腹背受敌的大清俨然气数已尽。

再后来溥仪被迫退位又被赶出了紫禁城,大清帝国的统治也随着溥仪退位的那刻起烟消云散,也是在这个时候当年那位高僧所留下的14个字才揭开了谜底。

第一句:“我身不残,国祚不灭”。的解释是自古以来皇家事无巨细都非常的有讲究,吃穿用度都有一定的说法,而溥仪的名字当然不可能是现在实用简体字,那个时候还是用的繁体文字。

溥仪

而溥仪的仪应写成儀,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在皇室人员的名字中书写儀这个字的时候“我”字的最后一撇是不能写的。

但是当溥仪退位之后便不再是皇室成员,那么他的名字就要按照普通人的写法书写,这样那个省略的一撇就要重新加上,这样一来不正应了高僧的“我身不残,国祚不灭”

第二句话是:“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从顺治开始算的话,大清王朝前前后后确实是更替了十位皇帝,而在溥仪之前的第九位皇帝正是光绪皇帝,那只所以说九帝囚并非是指真实的被囚禁,而是指的一种被架空没有话语权的表现。

因为光绪帝在位的时候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性人物陪伴在他的身边,这个人就是慈禧太后,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慈禧太后的事迹,她是一位非常崇尚权力的女性,也是一个强权政治特立独行的女性。

慈禧太后

而光绪皇帝的一生都活在慈禧太后的掌控之中,垂帘听政一事彻底将光绪皇帝变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这可不就是“十帝在位九帝囚”。至于“还有一帝在幽州”则解释为在溥仪被迫退位之后曾经也遭到了日本帝国的傀儡控制,假借他的名义让他在东北地区建立满洲国。

虽然这个满洲国在名义上确实和大清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溥仪最为最后一任大清的皇帝,就算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所以这满洲国也算是清朝皇室的一个分支。而这个满洲国的建设地正乃古时的幽州,那这“最后一帝在幽州”也就顺理成章的解释的通了。

这些虽然是野史上的一些记载,但是也是冥冥之中暗示了大清的兴衰,就算很多人质疑这个故事的真伪,野史又何必认真呢,就把它当成是一句对大清帝国的精辟总结来看也好呀。

历史终究是过去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而这个所谓的天机顺治帝能不能参破又有什么区别呢,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

4 阅读:8504
评论列表
  • 2021-03-08 08:08

    强行解释怎么都能找到关联的!垃圾

  • 2021-03-08 09:25

    我算算啊。小编快完蛋了呵!

  • 2021-03-08 10:02

    那么,这位高僧是谁 他的话是谁记录下来的?随便编一下就能写的文章有什么意思

  • 2021-03-08 10:20

    预言一下美国能传几代总统

  • 2021-03-08 09:22

    扯蛋,古之幽州是今天北京天津河北北部

  • 2021-03-08 10:13

    这位和尚真高人

  • 2021-03-08 07:24

    光绪不是真的被关起来了吗?

  • 2021-03-08 08:55

    饭吃多了,闲的蛋疼[呲牙笑]

  • 2021-03-08 09:56

    胡说八道[呲牙笑]

  • 2021-03-08 09:15

    就没有关于当代的预言吗

    用户62xxx62 回复:
    不共戴天[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