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花期调控、北方供暖期湿度调节及退伍军人笔记中的种植经验
在众多绿植中,铃兰可算是非常独特且迷人的。铃兰植株矮小,叶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朵像一个个白色的小铃铛,垂挂在茎的顶端,散发着清新淡雅的香气。铃兰喜欢半阴、湿润的环境,对温度和光照都有一定的要求。
从种植的角度来说,铃兰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不算高,但对土壤的排水性要求比较高。如果是在北方的寒冷地区,像东北的黑龙江,那里的土壤质地比较疏松,比较适合铃兰生长。不过呢,铃兰在北方种植有个大难题,就是冬季的漫长寒冷和夏季的短促凉爽,以及降雨分布不均。而且不同地形地貌对铃兰的生长影响也不一样,在山区的话,海拔较高处可能气温较低,但空气湿度可能合适,利于铃兰生长;而在平原地区,土壤肥力相对较好,但温度变化大,湿度不容易控制。
铃兰的种植时间一般是春季或者秋季。在3天的时间里,你可以先准备好种植的盆土,土壤最好是疏松、肥沃又排水性的腐叶土或者泥炭土。到了7天的时候,如果土壤湿度合适,播下的种子就应该开始微微发芽了。一个月的时候,如果养护得好,铃兰的小苗应该已经长出几片叶子了。
说到铃兰花期调控,在北方一些地区比如华北地区,气候多变。我有个朋友在天津,他特别喜欢种铃兰。他发现如果想要铃兰提前开花,可以在11月份的时候把铃兰的球根挖出来,放在塑料袋里,里面装上湿润的泥炭土,放在温度为5摄氏度左右的冰箱冷藏室里。大概15天左右,球根就会萌发一些小芽。然后把它种在花盆里,放在室内有散射光的地方,保持15摄氏度左右的温度。这样大概50天左右,铃兰就会开花。相比正常种植,能提前一个月左右开花呢。
而在湿度调节方面,北方供暖期的时候,室内的湿度是比较干燥的。这对于铃兰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记得有个网友分享过他在河北保定的经历。他说在北方冬季,家里开着暖气,铃兰的叶子都变得有点发皱,花朵也开得不好。后来他尝试了好几种调节湿度的方法。比如说,用加湿器,每天给室内的空气加湿三次,每次湿度保持在30%左右。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铃兰的花盆下面放一个装有水的水盘,通过水分的蒸发来增加湿度。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铃兰就恢复生机了。
这里我还想说说和铃兰不同的一些绿植冷门品种。比如说玉扇,它长得像一把把扇子,叶片非常厚实,颜色也比较独特,有绿色、蓝绿色还有黄绿色混合的。玉扇喜欢阳光充足但又怕暴晒,和铃兰的半阴喜好不同。玉扇在华北地区的室内养护时,在冬季如果想要过冬,温度最好能保持在0摄氏度以上,而铃兰在华北地区冬季室内只要不低于 -5摄氏度基本没问题。还有佛珠,它的叶片是长圆形的,一节一节的像珠子一样串起来。佛珠很怕积水,种植的时候土壤的透气性一定要特别好。佛珠在夏季温度超过3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进入休眠状态,而铃兰在北方夏季20 - 25摄氏度是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再说说居家场景中的种植情况。很多人喜欢在家里种铃兰,觉得它美观又好闻。但居家环境也有很多影响铃兰生长的因素。比如在一些靠近南方的地区,像云南的部分地区,居家种植铃兰的时候,夏季温度过高,铃兰容易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有个昆明的大姐就跟我讲过,她在家里种了铃兰,到了夏天,不管怎么浇水施肥,铃兰的叶子还是慢慢变黄。后来她把铃兰搬到家里比较阴凉的角落,再通过喷雾的方式增加湿度,铃兰才慢慢恢复生长。
在办公室场景中,铃兰也常被种植。但是办公室的光照和通风情况比较特殊。我听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小伙子说,他们办公室经常开空调,湿度很低,而且光照都是人造光。他养的铃兰在这种环境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他说要是能每天傍晚的时候把铃兰搬到室外通风一会儿,再拿回来,然后再适当增加湿度,可能铃兰的状态会好很多。
还有在农村的自家小院里种铃兰,那就又有不同的情况了。我老家是江西的一个小山村,在我们那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有户人家在院子里种了好多铃兰,平常看着长得可旺盛了。但是一到冬天,要是遭遇连绵的阴雨天,铃兰就容易烂根。所以他们在冬天的时候会用一些干草把铃兰的球根盖住,既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又能防止积水,这样铃兰在农村的小院里也能安全过冬。
不同的地形地貌确实会对铃兰产生不同的影响。像在海边的小山坡上种铃兰,盐碱度会对铃兰造成伤害。而在山脉北面,阳光相对较少,湿度又高的地方,铃兰可能会长得特别茂盛。
这里我再分享一些退伍军人笔记中的种植经验。我有个朋友是退伍军人,他在部队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摆弄绿植。他在云南的部队营地周边种了一些铃兰。他说在那里种植铃兰最大的感受就是夏季的温度变化比较快,有时候一天能从十几度升到三十几度。他发现要把铃兰种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这样排水快,不容易积水。而且他还注意到,铃兰在海拔不同高度生长也有差异,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生长期相对长一点,花朵开得也比较大;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生长期短一点,花朵相对小一点。
再看看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像福建的一些城市里。室内安装了除湿设备,这其实对铃兰不太好。有个厦门的大叔说,他家里安装了很强大的除湿器,铃兰在里面待了没多久就不怎么长了。后来他调整了一下设备的运行模式,给铃兰划出了一个湿度相对合适的区域,铃兰才又恢复活力。
在北方的一些室内种植场景中,如果没有供暖设备,温度会很低。我有次在山东的乡村看到一个老奶奶在堂屋里种了铃兰。她会在清晨的时候,把铃兰搬到屋外晒一会儿太阳,等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再搬回来。这样可以利用阳光来调节铃兰的生长环境,还能避开一些寒冷的时段。
对于铃兰花期调控,除了上述提到的从冬季提前调控到春季开花,还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在铃兰生长前期,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让叶叶更加茂盛,这样在花期来临的时候,花朵会开得更加饱满。到了距离花期还有大概15天的时候,把氮肥停掉,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能促使铃兰的花芽分化。像在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土壤里氮含量比较高,种植铃兰的时候就要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还有在湿度调节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使用加湿器和花盆下垫水盘,还有一种比较有趣的土办法。在室内的角落里放置一些湿的毛巾,让水分自然蒸发,也能增加一部分湿度。但是这种方法要定期更换湿毛巾,不然容易滋生细菌。
铃兰和其他绿植在种植时对光照的感应也不同。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玉扇,它的叶片如果接受过多的光照,会慢慢发黄变软。而铃兰如果是长时间处于阴暗的环境中,花朵的香气会变淡,花朵数量也会减少。所以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合理调整铃兰的光照时间。
比如说在辽宁的一些老旧小区里,居民楼间的光照条件比较复杂。有一户居民在窗台边种了铃兰,由于楼间距比较小,光照时间短,铃兰生长得就比较瘦弱。后来他就给铃兰加了一个小型的补光灯,每天晚上补充两个小时的光照,铃兰慢慢就长得茁壮起来了。
再看看不同的土壤酸碱度对铃兰的影响。在西北地区,有些地方的土壤偏碱性。在那里种植铃兰,要经常给土壤浇一些硫酸亚铁的水溶液,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而在南方的一些酸性土壤地区,如广西的部分山区,铃兰基本不需要额外调节土壤酸碱度。
铃兰在办公室场景中的温度调控也很关键。我有个在天津办公的朋友,他的办公室空调总是开得很冷。他发现铃兰在那种温度下生长缓慢,还有点发黄。后来他和同事们商量,调整了空调的温度设置,在冬季把温度控制在15 - 20摄氏度左右,铃兰的生长状态就好多了。
还有在广西桂林的农村,很多人会在自家的稻田埂上种铃兰。那里的稻田周围湿度比较大,但是有时候会因为刚下完雨有积水。有农民发现,在稻田埂上挖一些小小的排水沟,把铃兰种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这样既保证了湿度,又避免了积水对铃兰根部的伤害。
在东北的一些林区边缘,野生铃兰很多。但是如果是人工种植铃兰的话,要注意防范森林里的害虫。有个牡丹江的山民就说,他刚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种铃兰的时候,被一些虫子咬得叶子千疮百孔。后来他用了些天然的驱虫方法,比如在铃兰周围撒了一些大蒜粉末,虫子就很少来了。
我们再来看看不同湿度条件下铃兰的状态。在海南的一些热带地区的室内种植铃兰,湿度可能会达到80%左右。这种高湿度的环境如果长时间保持,铃兰容易生锈病。而在新疆的一些干旱地区,即使把铃兰放在室内,湿度也很低,要特别注意保湿。
铃兰在不同的地域、场景下的种植都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环境因素影响着铃兰的生长。就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气候炎热潮湿,在那里种植铃兰,需要特别注意遮阳降温,同时还要防止湿度过高带来的病虫害。而在四川的部分山区,昼夜温差大,这对于铃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合适的昼夜温差可以让铃兰积累更多的养分,促使花期花的质量更高。
那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要在海拔较高的西藏地区种植铃兰,考虑到其特殊的气候环境,比如高寒、强光照等特点,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调整铃兰的生长环境呢?希望大家能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