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这些动作要小心!准妈妈必知的日常禁忌

牟方方祥 2025-04-08 02:27:25

孕妈随着肚子日渐显怀,不但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同时行动也会开始感到不便。很多怀孕前的习惯性动作,在孕期都非常危险,除了自己会不舒服外宝宝也会难受。那么平时我们不曾注意的一些小动作又是怎么影响宝宝的呢?

孕妈需要少做的动作包括哪些?

在孕期,一些日常动作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以下是一些需要避免的动作:

1.举手过高和踮脚

在孕期,一般不推荐孕妈进行大幅度的伸展运动,突然的伸展会引起肌肉拉伤或扭伤,进而引发疼痛刺激,从而引起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的情况。尤其是在拿取较高的物品时,通常会不自觉地踮起脚尖,踮脚尖时身体失衡风险增加,可能导致跌倒,高处物品掉落还可能伤害孕妇本身或胎儿。并且如果动作过于用力,可能会牵涉到腹部肌肉和子宫,从而引发宫缩,这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稳定性。

建议:避免过度伸展,以减少对腹部的压迫和重心失衡的风险。

2.弯腰过度

从孕中期开始,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和体重增加,胎宝宝会给孕妈的脊椎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个阶段,频繁弯腰可能会对身体的肌肉和韧带造成伤害。特别是弯腰幅度过大时,更容易拉伤背部肌肉,导致腰椎损伤,甚至可能挤压到腹中的胎儿。

建议:考虑改变捡物姿势,比如弯曲膝盖,减少腰部压力。

3.提重物

孕期家里进行大扫除时,如果需要提重物或抬重物,孕妇最好不要上前帮忙。孕期提重物可能导致腹部受压,引发宫缩,影响胎儿稳定。

建议:应避免提重物或重负,必要时应寻求帮助。

4.跷二郎腿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跷二郎腿的习惯,即使成为了孕妈也改不掉,但孕妈们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宝宝的发育。

长期保持这个动作,会影响孕妈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儿的供血供氧,还可能导致孕妈颈部、腰椎、踝关节等出现问题,从而不利于孕妈和胎儿的健康,更易引起胎儿胎位不正,不能顺产。

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

5.久坐、久站或久躺

孕妈由于工作原因,需要久坐或久站,而怀孕后子宫增大会对下腔静脉产生压迫,进而阻碍下肢静脉的回流,更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减少胎儿供氧。而久躺,宝宝的头部可能会朝向母亲的脊椎,这会妨碍其顺利进入骨盆,不利于自然分娩。随着子宫体积的增加,在孕晚期长时间久躺,子宫的增大可能会压迫子宫动脉,干扰血液循环,导致孕妇出现头晕、呼吸不畅、血压降低等风险,同时也增加了胎儿宫内缺氧和窘迫的风险,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建议:适当调整坐姿和站姿,经常变换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6.长时间开车

孕晚期应避免长时间开车,因为孕晚期的孕妈腹部鼓起,车内的方向盘极易顶住肚子,同时上下车也不方便。如果发生意外,轻微是擦伤肚皮,重者则会导致胎盘早期剥落,出现流产现象。

建议:在孕晚期阶段,需要外出的孕妈尽量让家人代送。

7.仰卧起床

很多孕妈在起床的时候,都会让老公帮忙从后面推一下或是拉一把。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从仰卧的姿势直接起床,不但会影响腰部肌肉,还会对胎儿造成不适感。一般来说,准妈咪采用左侧卧睡姿较好。

建议:在起床时,动作需轻缓,切忌用力过猛,避免腰部肌肉出现紧张感。

8.剧烈运动

怀孕后,适当的运动是有好处的,不但可以舒缓孕妈身心,而且还可以促使更好的分娩,同时也有助于胎儿健康发育,增强孕妈妈身体素质,让孕妈和胎儿保持正常体重。而孕期不运动,可能导致孕妈肥胖,易引起盆底功能的损伤,不利于胎儿发育。

建议:不做剧烈的运动,较适合孕妇的运动就是散步、孕妇瑜伽等。

总而言之,孕期无小事,每一个动作都要小心,越是细微,越容易被孕妈所忽视。只有当孕妈注意这些细微的动作,才能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确保母婴安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