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是一位胆小懦弱的君王,年少时他的母亲吕后把持朝政,他作为一个傀儡皇帝没有自由,在终日的郁郁寡欢中英年早逝。
汉惠帝的胆小懦弱与吕后的强悍专制不无关系,而造成汉惠帝有如此性格的,据说还因为小时候被他老爹刘邦抛弃的一次经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史记》中记载: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汉惠帝刘盈的确是个苦孩子,2岁的时候刘邦就成了反贼。受老爹株连,母亲吕雉带着他到处东躲西藏,成日担惊受怕。
楚汉战争中的彭城之战里,刘邦被项羽打得全军覆没,刘盈与父亲同时乘坐一辆车逃命。项羽追得急,刘邦想让车跑得快点,慌乱之中居然三次把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扔下车,让他们自生自灭。
幸亏驾车的夏侯婴忠诚,刘邦扔一次,夏侯婴就救一次,总算保护着父子逃出了重围。从小到大,刘盈几乎都是在流离与惊恐中度过的。他性格中的柔弱,几乎都来自于此。
从这件事情中,大家可能都觉得刘邦是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薄情寡义的人,他竟然为了自己逃命,不顾亲情慈爱,不顾孩子们的性命,硬生生将孩子推向虎口。
彭城之战中,刘邦全军覆没,当时有十几个骑兵拉着马车载着刘邦和其儿女逃离项羽的追赶,所谓“虎毒不食子”,生死存亡之际,刘邦绝不想牺牲自己的孩子,而如何在保全三个人的前提下收买骑兵的心让骑兵心甘情愿地带着他们继续逃跑?
这就是刘邦所设的一个计谋,如果这十几个骑兵丢下刘邦一家不管了,那他们三个岂不是都逃不了,而将儿女丢下车,可以让骑兵们觉得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儿女也要让骑兵们更快地逃离敌军的追赶,所以呀!刘邦的部下都对他忠心耿耿,非常卖力地为他奔命。
为什么刘邦敢扔下自己的孩子?难道他真的不怕孩子遭遇不测吗?主要是有刘邦的发小夏侯婴做保障,有夏侯婴在后面绝对放心,刘邦的一个动作夏侯婴都知道刘邦的用意,所以刘邦才敢将自己的子女推下车,后面有一个绝对会帮他将子女捡回来的夏侯婴,这一切只是为了收买人心。所以这是刘邦的政治智慧,而不是薄情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