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讲课比赛,现场抽课备课,讲课无法用课件,那你就想错了

平湖一柱 2025-03-28 15:32:20

教师资格面试或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初赛时,常采用模拟讲课(也叫试讲)形式。

模拟讲课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10~15分钟),教师按照常规课堂教学要求,用模拟的形式将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展示出来的一种“虚拟”教学形式。

模拟讲课时,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用语言描述课堂教学过程。

一般情况下,模拟讲课都是在讲课前提取课题,现场备课20~30分钟,然后讲课。

有人说,模拟讲课,临时备课,当场讲课,课件做不出来,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就没法用,就体现不出来吧?

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

前面说过,模拟讲课就是模拟上课的“真实过程”,真实的课堂上要用课件,真实的课堂上要用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模拟时怎么会没有了呢?

课前30分钟接课题、备课时间仅有20分钟,然后就讲课,讲课优差,真真正正体现了教师平日的专业素养,如果课标没学透、教材不熟练,平时上课没“套路”,课件、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不熟练甚至不常用,模拟讲课想出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在没有课件、班班通怎么用?

模拟讲课,模拟讲课,顾名思义,就是模拟啊!

如何课件、班班通如何模拟?

答案是就如陈佩斯在春节晚会上表演小品《吃面条》一样——没有面条,也要吃出面条来(哈哈)!

比如,新课导入、课堂演示等过程中要用到音频、视频,完全可以啊,音频、视频内容,教师模拟——“说”出来啊!

还有学生作业、作品展示环节,一样可以用展台投影啊……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原来在课堂上如何用课件、班班通等,那模拟的时候就要说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过一个故事。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到一所学校听了一个历史教师的公开课。他觉得这个老师的课上得非常精彩。课后问老师:准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教师回条说:“就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时间来说,我只用了15分钟,但若算这节课的所有准备时间,可以说倾其一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时间虽短,但其背后却需要教师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的一张优质课证书,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仅凭上嘴唇碰碰下嘴唇,“瞬间”“表演”就可获得,而是浸透了老师平日的汗水,用“一辈子准备一节课”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优质课证书,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核心依据,非常应该!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