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弟(一说荀彧之兄),荀绲之子,颍川人。曾任汉末军阀袁绍的首席谋士。
荀谌最主要的功绩便是游说韩馥,不费一兵一卒就为袁绍获得了冀州。
荀谌手掌下方矗立着一座城池,上方赫然有一个大字“冀”。这代表着荀谌不费吹灰之力,如探囊取物般轻松获得了冀州,也可以解释为荀谌此时正在说服韩馥,故意展现出来的压迫感。
荀谌身上佩带玉饰,气宇不凡,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很多势力不仅缺兵少马,甚至粮食都不够,但荀谌却身着华饰,侧面说明了袁绍的兵强马壮,势力庞大,进一步增加了说服韩馥的可能性。
荀谌身后阴暗的天空,象征着天下局势的动荡不安,也说明了荀谌此次游说来势汹汹。
汉末群雄并起,各有所图,像韩馥这种胸无大志的军阀在乱世中往往会沦为炮灰。更何况韩馥的冀州粮食充足,早就是各大诸侯眼中的肥肉。
但是在乱世中,有地盘才意味着有话语权,韩馥妄图通过献州来求自保显然不现实,事实正是如此,韩馥献州后既无兵权也无官属,最后在忧惧中自杀。
荀谌身后的乱箭,代表着三层含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乱箭在荀谌背后,而荀谌前方对着的毫无疑问就是韩馥。这其中隐藏的意思便和荀谌对韩馥说的一样。
荀谌说:“袁绍是这一时代的人中豪杰,将军(指韩馥)以三方面都不如他的条件,却又长期在他之上,他必然不会屈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天下物产丰富的重要地区,他要是与公孙瓒合力夺取冀州,将军立刻就会陷入危亡的困境。这就是荀谌对韩馥赤裸裸的威胁。
乱箭在三国杀中相信大家都有印象,没错,就是袁绍,袁绍的台词便有一句“弓箭手,准备放箭”,因此第三重意思就是如果不献出冀州,袁绍将率领军队亲自讨伐。
台词分析:
危迫:谌,计已言出,只待将军...决断矣!(我的办法已经讲明,只等将军下定决心了)
依我之见,此为必行之事,将军...以为如何?(我的看法是,这是必须要做的,将军觉得呢)
分析:这两句其实是一个意思,无非是荀谌假装站在韩馥的角度为他考虑,我想说,这个台词中的省略号就很灵性,这是说客们一贯的手段,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分析利弊,是对方产生一种“这是自己人”的错觉,很容易诱使对方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行为。
陈势:形势危急,将军不可不先图啊。(形势危急,将军必须提前做准备)
如今之势,唯献冀州于袁公耳。(从现在的局势看,唯一的出路就是将冀州献给袁公)
分析:在历史上,荀谌向韩馥陈说了形势中包括几点
1宽厚仁义,能为天下豪杰所归附
2临危不乱,遇事果断,智勇过人
3数世以来,广布恩德,使天下家家受惠
荀谌详细向韩馥说明了这三方面他与袁绍的差距,最后亮出真实目的,“唯献冀州于袁公耳”,可怜的韩馥此时已经极其慌乱,自然一口答应。
阵亡:吾死则死矣!岂可因主败而弃!(我死就死了,难道会因为主公失败就弃之不顾?)分析:公元200年,袁绍以荀谌为谋主参加官渡之战。最后战败,历史上官渡之战后荀谌便不知所踪。
但是曹操说过“河北义士,何其多也!”,宁死不降的比比皆是。
因此推断荀谌在官渡之战战败后拒绝投降也颇为合理,这句阵亡台词也同样适用于审配沮授等。